“靖国神社合葬我父亲灵位不可理解”
记者:靖国神社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词,您的父亲当年战死于菲律宾,灵位被放在靖国神社里合祭,您去参拜过吗?心里有没有挣扎过,想把灵位挪出来?
粟屋宪太郎:很多当时参加过战争的人,灵位合葬在靖国神社里都没有经过家属的同意,靖国神社作为宗教法人做了一件没有经过家属同意的非常独断专行的事,我对靖国神社这个行为不认可,这种行为也非常奇怪,非常不可理解。
小时候我奶奶带我去过一次(靖国神社),那时我还不懂事,懂事后就再没有去过,我有别的祭奠办法。我一个学生研究日菲关系,在菲律宾那边经常和他有往来,在他帮助下,我去过我父亲1945年6月初阵亡的大概地址实地参观,献了一束花,以这种形式寄托对父亲的哀思。
父亲在靖国神社被合葬的只是灵位,除了灵位,他在其他地方还有一个墓,我们会去那里扫墓,所以对我来说,灵位迁出来或者不迁出来都没有什么意义。
“日本右翼影响力没有那么大”
记者:您研究这些会不会感到孤独,您这样的学者在日本会不会越来越少?
粟屋宪太郎: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学者人数并没有变少,所以自然也不会感到孤独。
记者:您有没有因为您的研究承受一些压力和指责,比如被批评不爱国等?
粟屋宪太郎:我对毒气战、东京审判等问题都是对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堂堂正正进行,我从来没有受到过右翼任何形式的威胁恐吓。我认为右翼不值得惧怕,他们也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我是很轻视他们的。但现在随着整体的右倾化,真正值得担心的是以年轻人为主的网络右翼。
记者:网络右翼为何值得重视,他们会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粟屋宪太郎:网络右翼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特别的无知,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所以在有些事情上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他们就轻信,并采取过激行动,网络右翼越来越多的话,对日本走民主国家的道路是非常有害的一件事情。
记者:右翼势力的影响有多大?有没有和日本右翼势力沟通的可能?
粟屋宪太郎:我认为右翼没那么大势力。右翼鼓动的一些问题,很多日本人是不认同的。我认为没必要和右翼沟通,没必要打交道。
“想从学术层面与中国交流打开僵局”
记者:您认为中日关系中媒体舆论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他们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
粟屋宪太郎:现在在安倍等右倾势力统治下,很多媒体也逐渐走向右倾,在日本媒体和首相走得很近,媒体领导经常有机会和首相一起吃饭,有沆瀣一气的感觉。一些主流媒体,跟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