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战略图库 > 老照片 > 正文 >

镜头下的抗日老兵肖像

2014-06-10 来源: 网络转载 浏览量:

李生辉 生于1919年,居住于资兴市七里镇柏树村柑子塘组。决定从军时,他已结婚,但“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再没心思读书了”。从黄埔军校18期(西安)毕业后,李生辉被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九军166师496团3营8连,主要在广西河池至南丹一线驻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人在洞庭湖区工作了15年。2012年4月5日,老人亡故。

201位,这是3年来我在湖南寻访拍摄到的抗日老兵的数量。

“湖南抗战老兵肖像采集计划”开始于2009年,初衷是为这些年事已高,且长时间不被公众认知的卫国士兵留取“遗像”。

有资料显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在8年抗战期间,湖南共征募兵员210万。在抗战胜利67年后的今天,湖南目前的抗日老兵仅存500余人(按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湖南老兵之家”今年8月26日统计)。但他们中部分人现在的处境却不尽人意,有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许多老人刻意回避自己在国民党部队当兵的“历史”,如今“才有点感觉”。当年远征过缅甸,现居住于岳阳市平江县的朱锡纯老人就是其中之一。“北京一家电视台在我这采访了六七天”,“昨天一个广州来的记者就睡在我这……”说话间,老人不断起身,翻出各式出版物给我看。手指敲着一张报纸上自己的特写大照片,朱锡纯问围观的邻居:“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吧?”围观者点着头笑。朱锡纯补充说:“这是北京寄来的。”

老人们性格各具。正是秉持有异的生存惯性,让行至迟暮的生命依然饱满。每一个抗日老兵,都是当年国难中的一段历史,记住他们,就是记住民族的历史。

9月上旬, 名为“未曾忘记:湖南抗战老兵肖像展”的摄影展如期在湖南长沙举行。这些当年在正面战场的抗日老兵大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里。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