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清王朝如何因失去基层州县而迅速走向灭亡

2014-06-05 16:38:5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辛亥革命成功了,原因很简单。乡村和数以千计的小县城,才是中国的主要部分,它们的倾向决定着政治运动的命运。统治者的失败主要是丢失民心,所以清朝轻易地就被基层给搞垮。

锺麟、何永清的事迹,被收入《清史稿 忠义十》之中,成为传统的忠臣义士的典范。清亡民兴的变乱中,为清朝殉节的官吏并不多。但清史稿的修撰者还是搜罗了数以百计的殉节者,全都记载在这一卷中。细读此卷,发现多数殉节者是阵亡、自尽的八旗子弟。他们的死难,能否称为“殉节”是存疑的。同一卷中出现了革命过程中,旗人被“剖心脔割死”“缚于树,支解死”“剁尸如泥”等记载,“旗人皆自危,颇有无故被杀者”。因此,很多死难旗人是被动遇害,或者是在民族矛盾极端激化的大环境中恐惧自杀的。

死难官员的事迹,才是真正的殉节。《清史稿》的记载也更详细。但在死难官员中,文官按察使(三品)以上、武官参将(三品)或者协统(旅长)以上的屈指可数,就是道台、标统也少见,多数是锺麟、何永清那样的州县官员。

这些州县殉节者,是帝王政治体制下的失败者。他们几乎有着相同的仕途特点:起点低、级别低、关系差,长期得不到提升,很多人注定要在小官下僚的职位上退休终老。比如何永青是四川新津的普通汉人,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科举功名,花钱买了一个典史的官职,被分配到湖南任职,代理过州同知、吏目等小官,始终没有升迁;

殉节的山西同知陆叙钊,顺天大兴的汉人,没有功名,从小从军西北,因功被保荐为知县,分配山西当了22年州县官。《清史稿》一再说他治官“有声”、“得民”,治理得“县境晏然”,但就是得不到提升;殉节的浙江兰溪知县黄为熊,是江西德化的汉人,有举人功名,但没考上进士。清朝每六年在长期考不上进士的举人中,挑选一批人当官,称之为“大挑”。黄为熊就被挑中出任知县,分配到浙江后代理过于潜、东阳、兰溪等县知县。清史稿说他政绩斐然,处理了成千上百的积案、清剿干净了兰溪县的盗匪,还兴学重农,广受褒奖,但就是一直没有实授官职。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