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群英论见 > 历史评论 > 正文 >

现在为何痛批“德智体美劳”?

2014-06-05 17:19:29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李白的老师赵蕤曾经在《反经》里说过这样一番话:先知先觉,见解通达,这是材质上的过人,但太平盛世,不把这当作比别人珍贵的东西。广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能言善辩的口

  其人之品德足以正肃风俗,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天下,其道术谋略足以胜任朝廷之用,此谓之公忠体国之人,如伊尹、仲虺、吕望。这才算是把“德智体美劳”弄全了。

  众所周知,精通一门,神须专注,行有余力,乃可他顾。 天下最佳之事,莫如九流三教、医卜星相、四书五经、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事事皆精, 文采 也好, 武略 也 罢 ,无一不是出人头地 。 可是世人寿命有限 ,“德智体美劳”这五项功夫深湛至极,连蔡元培、杨昌济这等名宿良师,究其一生,精进不休,修德律己,也才能达到十之二三。 哪能容得 一个普通学生 每一门都去 修习一番 ?一个人 专心修‘德’ , 或专注于‘智’,或力行于‘体’, 尚且 难以在十年八载之内卓然成家 ,又怎能分心去 修 别的 法门 ?

  故而韩非对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说,是这样评论的:“且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活;今待尧、舜之贤乃治当世之民,是犹待粱肉而救饿之说也。”的确,如果非要等到一个学生发展成为了兼具“德智体美劳”五种材质的“圣人”,才去拔擢见用,那么何异于让一个普通的农户一百天不吃饭,去等待一顿丰盛的珍馐玉馔?!能不饿死吗!(而况当今之世,即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修成了“内圣外王”的境界,也未必能受见用)

  何况对于这个“德智体美劳”的检验标准,也实在太难搞了!你如果用‘先贤圣哲’的‘九征’之术、八观六验、六戚四隐,也还测的出来,前提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问题是现在我们的考核制度不是用这些科学古朴、大巧若拙的办法,而是直接看表面、看试卷、看嘴上说。如果只看这三样的话,有心计、有城府的人,稍稍用厚黑学一糊弄,就很容易过关了。(所以中国的教育制度迄今为止,还是“不出圣贤,便出禽兽”。)

  最重要的是,“德智体美劳”这五门功夫,本身就具极大缺陷,一旦超越范围和使用期效,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即令修成正果,用之不当,也会伤及自身甚至危害社会。

  先说这个‘德’字,古来讲求‘忠’为百德之首,在‘德’门之内,没什么比‘忠’字更重要了。

  ‘忠’就一定有用吗?

  战国时的法家慎到说过:“做个忠臣固然是好的,但忠臣并不能救乱世,相反,如果是处在一个混乱的、百废待兴的时代,忠臣只会加重那个时代的混乱。”如何理解这个道理呢?舜的父母很坏,却生了舜这样一个圣贤的好儿子。舜的父亲一次次要把亲生儿子舜置于死地,舜每次都逃过了劫难,原谅了父亲。夏朝的桀是最坏的皇帝,却出了不少忠臣,结果使他的过错显得格外突出,真象是罪恶滔天一样。孝子不会出在慈父之家。[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意思是说,家庭有了变故,有了危机,才能看出儿女的孝引来。]忠臣不会产生在圣明的君王执政的时代。[老子说:“国家昏乱有忠臣。”只有当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之际,才会有忠臣出来殉国赴难。]一个英明的领导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就会要求部下既要尽忠,但不能过分,所管的事、所负的责任不能超越其职权范围,否则,就走到了忠的反面。

  [汉朝的名臣、易学大师京房在中央政府当官的时候,因政见不同与石显有了矛盾,后来京房被下放到魏郡做太守,而石显还在中央。京房害怕了,就上书给皇帝说:“我的学生姚平对我说,我对你只是小忠,还说不上是大忠。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前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赵高用事,有一个叫正先的臣子,看出赵高居心叵测,就非难、讽刺赵高,被赵高假以罪名杀了,从此赵高在政治上树立了威信,形成了赵高欺上瞒下、一手遮天的政治势力。到了秦二世,天下大乱,赵高指鹿为马,也可以说是正先促成的。现在我京房奉你的命令出来做地方官,希望你不要让我落个忠臣正先那样的下场,那就要让我的学生姚平耻笑了。”

  由京房所讲的这个故事看,正先揭发赵高的阴谋,对秦始皇可说是忠了,可是这忠的结果,是自己脑袋搬家不说,反而促使赵高形成了专权的党羽和乱政的权力,最后导致天下大乱。那么这忠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是说‘德’字并不完全靠得住。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