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群英论见 > 历史评论 > 正文 >

人文资源的读书旅游法

2014-06-05 17:20:39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句话一是说书本知识的重要性,二是说古代交通不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旅游只是个别人的冒险或者说是探险而已。明崇祯年间的徐霞客,先后游历了今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句话一是说书本知识的重要性,二是说古代交通不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旅游只是个别人的冒险或者说是探险而已。明崇祯年间的徐霞客,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旅游能够成为一种事业,与天堑变通途之交通现代化是分不开的;如今,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早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AJ2老兵苑

  前二年有报道说,一个外国年轻人兜里只有二千$,游遍了世界几十个国家;那是他精于计算时间和行程路线的结果。五一小长假,国庆、春节大长假,出门旅游已经成为小康以上人家的题中之义了。AJ2老兵苑

  我们中国有一句关于理财的诤言说,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其实,这话只说了一个表面现象,没有说出最根本的精髓来。精髓是什么呢?精髓就是一个字-----钱!应该改为:开门七件事,无钱莫出门。没有钱,只能当观众看客;换言之,成为消费者和纳税人的资格也没有。在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的社会里,没有足够的钱,就甭想出门。不过我应该是一个例外。我足不出户,不花分文毫厘,依然能够晋谒名人宗祠,游览名山大川,阅遍人间春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AJ2老兵苑

  何也?宅居家中,手持一卷,你也能够做到。AJ2老兵苑

  旅游的目的和对象是走进自然,融入自然,把自然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让自己去体验一次审美享受。这里说的自然有二个层次:一个是纯自然景物:山川河流、四季物华;另一个是人文遗迹:寺庙宗祠、名人故里、碑刻摩崖之类。前者怡情,所谓“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是也;后者益智,所谓“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是也。故怡情者,游览山川;益智者,博览遗迹,各得其所;圣人兼而备之也。AJ2老兵苑

  以读书代旅游,谓之精神旅游法。读诗词,读游记,读楹联,读地理,在网络观赏图片最适合经济不宽裕,或者行动不方便的人们对以人文内涵为主的旅游资源进行“以读带游”的最佳旅游方式。AJ2老兵苑

  苏州的拙政园,以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拙者之为政也”取名,以江南水乡风光为特色,遂为苏州园林之冠。成都的武侯祠,佳联不可胜数,唯诸葛亮殿中由清人赵藩撰书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一联囊括四海,气吞八荒,不失为诸佳联之首。现为北京博物馆的“国子监”有联云:“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这是元明清三代中国最高学府留给我们的校训。故宫保和殿上书房有联云:“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差不多过去600年了,炎黄子孙的诚信道德还没有达标,是在有一点令人汗颜!山西文水县的武则天祠联云:“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道出了这位巾帼领导下的盛世;扬抑之论,她在陕西临潼的“无字碑”已经说的很好了,故不再赘言。清明节刚过不久,不得不说说在山西介休县的战国时期晋国大夫介子推祠的这个对联:“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功成身退,问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现而今官员贪腐日盛,与其花巨资让官员出国旅游,还不如叫他们去这里好好学习此联,稍有廉耻者或许能够使贪腐锐减也未可知!在杭州西湖栖霞岭下之“岳王庙”有联:“爱国尽忠,武穆英灵常在;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去西湖游玩的旅客,莫忘前去参谒岳武穆。去年,上海有人让秦桧站起来了,很是荒唐;清人松江女史也有一联云:“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侫臣”;诗人把无生命的土和铁与忠奸之人连系在一起,一幸一辜,秒杀上海让秦桧站起来的那些荒唐者。AJ2老兵苑

  我以为,以上数例楹联都能够代表所在景点的灵魂,有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的作用; 以史为鉴,应该是我们开展以人文内涵旅游的一个益智出发点。不知此,纵然一掷千金,去了也枉然!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百闻不如一见的“吾到此一游”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AJ2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