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中世纪的大波兰:从雄霸东欧的强国到被三国瓜分

2014-06-07 16:15:5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波兰,作为东北欧-波罗的海地区重要的斯拉夫人国家,在整个中世纪历史上,直至近代的前两百年,一直拥有较广泛的地区影响力。对欧洲历史和欧洲文明发展,作出过不可忽视的努力和贡献。

  在西面,历史上传统的骑士团威胁问题在十三年战争后已经不复存在。1511年,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当选最后一任大团长。在联合勃兰登堡侯国、神圣罗马帝国、莫斯科大公国继续进行反波兰活动失败后,大团长决定骑士团还俗,建立附属于波兰的普鲁士公国,改信路德宗,本人则于1525年在克拉科夫向波兰国王宣誓效忠。1618年,大团长之子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死后无子,普鲁士公国遂由其长女之夫,来自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继承。大公利用三十年战争的机会,成立了勃兰登堡-普鲁士国家。1655-1660年的瑞典-波兰战争中,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利用波兰遭受全面入侵的不利局面,和瑞典结盟,攻陷了华沙。到1657年,勃兰登堡才在奥地利的外交干预下停止了和瑞典的合作。同年9月,勃兰登堡和波兰签定了韦拉瓦-比德哥煦条约,普鲁士摆脱了同波兰的臣属关系,成立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勃兰登堡-普鲁士一直作为潜在的隐性威胁而存在,到18世纪,同样成为瓜分波兰的主要国家之一。

  瑞典是来自北方的主要威胁。三十年战争中,波兰和瑞典在立沃尼亚和普鲁士一带交战,瑞典军队在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的指挥下攻占了里加。1629年,在法国等国的干涉和斡旋下,两国签订了停战协定。瑞典军队遂进入德奥境内作战。

  为了彻底夺取波罗海海控制权,1655年,瑞典和波兰重开战端。史称第二次北方战争(1655-1660)。战争中,瑞典不仅攻占了包括华沙、克拉科夫在内的大量波兰城市,还多次勾结勃兰登堡、特兰西瓦尼亚等小国一起瓜分波兰领土,但最终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而未能成功。6年多的战争给波兰造成了巨大破坏和损失,人口和领土面积大大减少,同时也失去了对普鲁士的宗主权。波兰历史界以"洪水"来形容这次瑞典的入侵。

  奥斯曼土耳其自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后,一直从东南欧方向威胁着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在苏莱曼一世时期,1529年围攻维也纳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进攻达到第一个高潮。1571年勒颁多海战后,对西方世界的扩张势头遭到一定遏制。17世纪初,经历国内政治军事改革后,土耳其恢复了对欧洲的征服行动。利用巴尔干半岛作为据点,在克里木鞑靼汗国的支持下,奥斯曼帝国同波兰进行了长时间战争。1667年,土耳其在克里木汗国支援下入侵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1672年,土耳其-克里木鞑靼联军由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率领侵入波兰东南边境,占领波多利亚要塞,波兰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布恰奇条约》。1673年,波军在杨·索别斯基率领下进入土耳其属国摩尔多瓦境内作战,在霍齐姆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1674年索别斯基加冕为波兰国王,称杨三世(1674~1696)。1683年9月,他统率的波兰-奥地利联军在维也纳战役中大败土军,解第二次维也纳之围。奥斯曼帝国对西方世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又以失败告终。1684年,波兰、奥地利、教皇国、威尼斯结成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此后,波兰国王杨三世在1685、1686、1691年数次进军摩尔多瓦,但均以失败告终。1698年,波兰在波德哈伊察再次击败土耳其-克里木鞑靼联军。1699年,波土两国在塞尔维亚的卡尔洛瓦茨缔结和约,波兰收复卡敏涅茨-波多利亚和基辅省、布拉茨拉夫省以及乌克兰西部等全部失地。波土战争的胜利从某种程度上激励了东南欧被征服地区民族的反土耳其斗争。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