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国际军情 > 正文 >

苏霍伊总裁:中俄苏35战机军售合同即将谈拢

2014-06-07 17:27:1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周二,围绕俄罗斯向中国出售苏-35、S-400导弹和某型号先进舰对舰导弹事宜,参加苏-35战机项目的俄罗斯苏霍伊公司总裁波戈相向媒体表示,双方技术谈判已近尾声...

  这个方向的军事技术合作前景时常因为政治风险而备受质疑。比如“阿拉伯之春”迫使许多专家担心俄与中东国家的合作将会停滞,查韦斯去世则使俄与委内瑞拉的合作蒙上阴影。但是这些担心都被夸大了,最具说服力的反驳论据是2012年秋俄向伊拉克供应直升机、防空系统和其他武器的新合同,总价值42亿美元,交付工作已从2013年秋展开。俄与利比亚的军事合作也得以恢复,交付了卡扎菲时代订购的“菊花”自行反坦克系统(也有消息称是BMP-3步兵战车)。很明显,叙利亚政府也将购买俄现代化军事装备。俄美关系的冷淡也将为恢复对伊朗的武器供应铺平道路。

  零星供应

  第三个军事技术合作战略涉及第三世界国家,主要是非洲、拉美和东南亚贫穷或中等发达国家,相关合同通常都是一次性的,金额相对不高,从几百万美元到数亿美元不等。不过,其中偶尔也有巨额合同,比如2013年10月与安哥拉签订的总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计划供应的武器包括苏制武器零配件、轻小武器、弹药、坦克、火炮、米-17多用途直升机,以及被印度空军退回经过维修改装后的18架苏-30K歼击机。此外,双方还商定在安哥拉援建子弹生产厂。

  这份合同相当准确地反映了俄与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俄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合作伙伴,比如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签订的武器供应协议的主要内容,通常只是零星供应零配件、轻小武器、弹药、装甲车辆(主要是维修后的俄军现役装备),以及二手航空技术装备,在此方面只有直升机和汽车往往采购新产品,是个例外。

  小结

  俄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现行战略充分表明,俄试图在此领域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赚取武器出口利润,加强政治影响力,其中政治动机可能各不相同,既有对关键方向盟国(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的支持,也有在某些新市场和利润丰厚的老市场巩固位置的考虑,还有增强地区影响力(委内瑞拉、安哥拉),或者保持和巩固与重要战略伙伴(印度、中国)之间关系的因素。

  俄准备根据伙伴国的能力和重要性,发展各种形式的军事技术合作,包括在用户国境内发展许可生产和售后维修服务。在此方面也会考虑技术泄漏风险。现在只有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才有能力及时仿制现代化军事装备。除了俄罗斯之外,这样的国家还包括不会购买俄武器的美国和北约成员国,另外还有中国。总体而言,“滞后出口”战略足够保障防范技术泄漏风险。这种战略曾在苏联时期成功应用,在当前条件下基本上已被俄罗斯重新使用。俄国防工业目前正在为本国军队研制生产新一代武器装备,对外出口产品主要是与其相比明显落后一代的武器装备。

  俄媒:中国或从乌危机受益 提前与俄签苏35合同

  资料图:苏35战机交付俄军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