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晚清海军作战能力:国产军舰并非完全不堪一战

2014-06-05 16:54:2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甲午战争前,福建舰队20艘军舰中有15艘为福州船政局制造:南洋舰队23艘军舰中有14艘为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局制造;广东舰队25艘军舰中有9艘为福州船政局制造,所配浅水轮多为广东

  伴随造船的进程,反对造船的声音也时常出现。后来洋务派大员对造船的态度也逐步有所变化。李鸿章鉴于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国购船之价,把中国后来海军装备的筹办完全寄托到从国外进口。福州船政由于不在李鸿章的直接控制下,又有左宗棠、沈葆桢及后来各船政大臣的坚持,因此才勉强维持着造船。

  李鸿章积极组织领导并建立晚清的新式军工业,但对立足国内制造轮船并不热心。从李鸿章开源节流、筹集经费购置德国、英国建造的军舰情况看,他对进口军舰的性能可谓推崇备至。

  可以说,李鸿章起初主张以自制为主,但由于中国经济、工业基础的落后和海防形势的危急,转而主张以向西方购买为主,最后竟发展到排斥和打击左宗棠等人以自制为主的主张,挪用国内自制经费来购买洋枪洋炮。

  此时的清廷需要处理海疆的时间往往迫在眉睫,需要迅速地形成海上战斗力,而进口性能好的军舰就成为一条形成战斗力的捷径。1881年1月,李鸿章对军用舰船的建造有过这样一番评论:"从前闽沪轮船多系旧式,以之与西洋兵船角胜,尚难得力。闽厂后来所造'扬武'、'超武'两船,则渐渐合用矣。然欲仿造铁甲船,尚恐机器未全,工匠未备,不若西洋购材制料取携较便,厂肆既多,可以任意选择。"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一支舰种多样、规模庞大、性能先进、战斗力很强的北洋舰队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仅仅依靠国内生产建造军用舰艇肯定是达不到如此速度、规模和质量的。与以国产舰艇为装备主力的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广东海军相比,北洋海军不论是舰艇的总吨位、舰艇性能、战斗力、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总体看,清廷在确保海军发展的装备需要方面采取了国内自行生产与进口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口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北洋海军,其他海军为辅。进口军舰的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后期一直持续到清王朝灭亡,持续时间长,资金投入力度大,取得了一定效果。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内造船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为海军提供装备保障方面仍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