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理由是,支撑房地产发展的基本要素并未根本改变。“1至4月的下降是与去年同期的高增长相比的。绝对销售面积仍是历史上除去年之外的最高量。但开工量的下降则在调整后续的供求关系。也必然在后期影响价格。”
信贷水喉决定楼价
过去六年间,楼市涨跌事实上越来越受制于信贷松紧。信贷收紧年份房价一路走低,信贷宽松年份房价则高涨。
对楼市下跌拖累整体经济的担忧,支撑了过去数次的救市,但也因此导致了房价的报复性上涨,更阻断了房地产行业的正常周期性调整。
绿城宋卫平将个人股权出售,或许正是救市刺激的一个悲剧注脚。2008年绿城曾命悬一线,最后却因4万亿实现命运逆转,2009年从全国第八升到全国第二,并完成全国化布局。结果限购政策一出台,急速扩张的高端产品迅速变成巨量库存,资金链陷入崩溃。
如若限购退出,楼市会不会再次暴涨,从而重复过去的错误?聂梅生沉吟半晌说,“不见得,此一时彼一时。顶多能托个底,不让楼市悬崖式下跌。”
陶红兵也认为放松限购对预期的影响要大于实质影响,因为在户籍并不严苛的二三线城市,限购目前的实际意义已不大。
过去六年间,楼市涨跌事实上越来越受制于信贷松紧。信贷收紧年份房价一路走低,信贷宽松年份房价则高涨。
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给出一组数据:2008年-2012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与全国住宅价格同比增速基本保持了同涨同跌的变化趋势。2008年11月开始,房贷增速加快,房价增速加快。2009-2012年的1-2月房贷增速下降,同期房价涨幅趋缓。2013年1-5月,五大行新增贷款60%为个人贷款,上半年房价再次同比上涨11.98%。
信贷会再次大放水吗?巴克莱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认为不会,处在高收益货币市场基金的竞争中,银行在2013下半年的融资成本已经上升。他们并不倾向于提供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除非他们得到更多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指引”。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10日关于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表述,也暗示中央政府将会容忍来自房地产市场的“坏消息”。
退出限购后,聂梅生提出,可以通过限制第三套房的贷款、提高房产税来遏制投资冲动。“既然市场已经自行作出了调整,为什么不能让过去房价上涨时制定的政策退出历史舞台,不再通过行政手段调控楼市,使用更市场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