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聂梅生心惊的一个数据是企业到位资金增速,一下子从2013年最高点的33%降到了4.5%,销售回款、自筹资金、海外融资、银行贷款均有下降。“这说明什么?开发商要缺钱了。”
缺钱首先反应在土地市场上,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已经从2013年的8.8%变成负增长。
上市房企阳光城近期只拿了福建晋江一块地,还是之前已经签协议锁定了的。董秘廖剑锋最近跟机构投资者交流时,坦承在拿地上目前采取审慎策略,公司工作重心集中在回收现金流上。
远洋地产2014年倒是一下子购置了三块地,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董事局主席李明也表示要调整土地储备,现有土地中有1/3是10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项目,单个项目土地规模太大对于整体周转效率很有影响,将会采取部分退地的方法做出调整,比如秦皇岛项目的部分土地已经退还给政府以盘活存量土地。
不过,也有一些开发商抱怨,这是因为政府放出的土地太少。
除了少买地,新开工面积也在大幅度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4月份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在20%以上。
中小开发商还可以选择先少买地少开工,撑不下来了再降价,上市房企在这方面的腾挪空间则不大,尤其是不少上市房企还给2014年定下了不低于2013年的销售增速—万科、万达、碧桂园、保利等的增速都是20%上下,而其中保利地产1至4月签约面积却同比减少22.17%。
在中原地产研究部看来,“土地市场的低迷反映出开发商资金紧张和预期的悲观,我们预计二季度、三季度将会有更多城市、更多开发商降价跑量。”
这一轮楼市萎靡的根子,除了任志强认定的信贷紧缩,阳光100置业总经理范小冲认为也是因为“去年透支了太多,今年回调也很正常”。
“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向中速换挡,房地产跟着换挡是正常的,但在经济结构尚未有根本性调整之际,降速超过经济总体,还是会产生不良影响。”聂梅生认为。201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宏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但大嘴任志强却再次成为少数的“看多”派。5月18日深夜,他发表了一篇两千字的长微博,认为拐点并未到来:“差别会在城市间更加明显。今年的投资、销售、价格增幅都会与去年相比大大下降。但总体应是稳定的。或仍是略有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