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访谈实录:追忆海军航空兵著名指挥员陈士珍

2014-06-07 16:15:4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思想闪电有时会化作物理之光划破战场黑夜,留下战争史上和美学层次的“光辉战例”。它们定格在人们心中永不熄灭。

  画家刘大为曾透露他画骆驼的缘由,那是因为有次迷了路,是骆驼把他们带出了绝境。在刘大为心中,骆驼已不是动物而是神灵。手举火把强行军的红军,其实就是我们的“救星式神灵”!

  黎淮楠:如果说照明弹和探照灯闪射的光芒,体现的主要是智慧和勇敢的话,那么红军的火把,闪耀的则是崇高的理想和坚韧的精神。

  常:朝鲜夜战场上的“喀秋莎”是又一道壮丽光景。“喀秋莎”是苏联研制并在卫国战争中首先使用的一种火箭炮,火力猛、射速快,发射时炮尾喷射出一片火焰。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喀秋莎”发挥了重要作用。上甘岭战役中我志愿军多次使用火箭炮团,那是由当时15军29师的作战科科长张俊祺带上炮阵地的,他亲口对我讲过感受,说当天后半夜打了两次齐射,天都映红了,很好看。张嵩山在《解密上甘岭》一书中也记述了这段历史(注:1952年10月23日,这是我志愿军、野战军史上最大规模的炮战。决定性反击之夜,火箭炮团第四次进入阵地。22时15分全团齐射,拖着尾火的弹丸流星雨般地飞过,在墨黑的夜空中横起一道道赤红的火流光河,发射阵地上一片炫目的雪亮),书中说,望着“喀秋莎”复仇的场面,战士们兴奋得嗷嗷直叫。那天晚上,已经7天7夜没离开过指挥所坑道的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身体极其虚弱,两条腿软得站不起来,被两个参谋架出坑道,站在山头上大口喘气,正好看到“喀秋莎”炮战的壮观场景。他当时吃惊得好半晌才感叹出声儿来:“哦呀,如果打仗不死人,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玩儿的游戏啦!”我想特别说明的是,在美军取得绝对制空权和炮兵火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志愿军居然还敢与强敌进行炮战,并且实际上采用了“五快一准”的“快反战术”——兵力机动快、组织战斗快、展开撤出开、战斗保障快、火力反应快,打得准。这些炮平时隐蔽于距前线约30公里的山沟里,使用时隐蔽进入阵地突然就打,打完再马上撤回山沟。有的书中说,当时的火箭炮隐蔽于山洞中,张俊祺纠正说不是,是山沟。火箭炮团参加上甘岭战役竟人炮毫发未损,这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陈:听这些,加深了我对你说的“光辉战例”的理解。

  常:需要说明的是,战争中并不是所有闪光的东西都是美的,有些则属于“恐怖的战火”“罪恶的战火”,对战争光辉的审美具有阶级性。日本法西斯轰炸中国重庆、德国法西斯轰炸英国伦敦,燃起的大火凶光残酷、火舌狰狞,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留下了难以愈合的战争创伤和痛苦回忆。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南沙群岛了解到一个奇特现象。夜晚,敌占岛礁经常打出不同颜色的信号弹,夜空中时而鬼火绿,时而死肉红,时而尸面白,敌人用制造恐怖景象的办法对我守礁官兵实施心理战。这种光发自很阴暗的心理,让我想到“鬼魅伎俩”四个字,令人作呕和愤恨。

  常:战争中最具震撼力的“胜利之花”,恐怕要算苏联卫国战争中的礼炮和礼花了,它是光和声的交响。这个故事,我曾向武警部队礼炮中队的队长沈守刚介绍过,今天也给你们讲一讲。

  1943年初,苏军扩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战果,对入侵德军发起战略总攻。当年8月5日,当苏军收复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时,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突然提议,用鸣放礼炮和施放焰火的形式,来庆祝这一重大胜利。当晚,124门火炮在莫斯科齐鸣12响,并施放了灿烂焰火。

  薛 白(已故书法家薛冲波之女):那个场面用现在话讲,就是“太给力了!”

  常:从此,苏联确定了这样一种庆祝仪式:每当苏军取得重大作战胜利,便由苏军总参谋部负责组织,在莫斯科鸣放礼炮、施放焰火。仪式的第一项内容是先由苏联所有广播电台转播最高统帅斯大林给部队的嘉奖令,接着就是鸣放礼炮,同时施放五彩缤纷的礼花。

  出乎苏军总参谋部意料的是,当8月23日苏军收复重镇哈尔科夫时,斯大林又提议用224门火炮齐鸣20响来庆祝该城市的解放!

  陈东东(陈士珍之子):气魄可够大的,听了都让人热血沸腾!

  常:这已经不仅仅是庆祝,而是伟大统帅的伟大表彰,同时也是胜利者伟大力量的伟大展示和伟大宣泄!此举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苏联军民,受到苏联人民特别是前线将士的热烈欢迎。每天,苏军总参谋部都要多次接到各方面军打来的要求鸣放礼炮、施放礼花的电话。后来,苏军总参谋部专门制定了一个文件,并经斯大林批准,确定鸣放礼炮分3种规格:第一等,用324门火炮齐鸣24响;第二等,用224门火炮齐鸣20响;第三等,用124门火炮齐鸣12响。不同等级的焰火规模当然也有所差别。每次庆祝活动均由斯大林亲自审批,除极个别情况外,都是在解放重要城镇的当天晚上,在莫斯科举行这种盛大庆典。

  陈:苏联搞了多少次这种庆祝活动呢?

  常:苏联元帅什捷缅科详尽记录了有关情况。

  第一等级的庆典,也就是用324门火炮齐鸣24响,只有在解放各加盟共和国首都,攻克其他国家的首都或庆祝其他特别重大的事件时才举行,卫国战争时期搞过23次(注:是在歼灭敌人和将其驱逐出基辅、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彼德罗扎沃茨克、明斯克、维尔纽斯、基什尼奥夫、布加勒斯特、塔林、里加、贝尔格莱德、华沙、布达佩斯、克拉科夫、维也纳、布拉格,以及攻克柯尼斯堡和柏林等地的时候举行的)。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