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防卫省24日晚称,当天上午在东海的公海上空,日本海上自卫队侦察机与中国军队战机“异常接近”。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也证实,5月24日上午,日本自卫队OP3C和YS11EB飞机各一架,闯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对中俄海上联合演习实施侦察干扰。中国军队飞机紧急升空并采取了必要的识别、防范措施,以维护参演舰机安全,确保演习顺利进行。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还强调,日方军机擅自闯入演习空域并采取危险动作的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通行准则,极易造成误读误判,甚至引发空中意外事件。
香港中评社评论文章称,让人颇为奇怪地是,如此明确的国际规定,日本岂能不知?而如果明知故犯,那就只能说明,日本派出军机进入中俄海上联合军演演习区域绝非贸然行事,而是经过周密计划之后的卑鄙伎俩。
文章分析称,从日本国内的政局来看,安倍近期一直积极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安倍此举在日本国内引起争议。一些日本民众包围安倍的首相官邸,谴责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危险举动。日本地方议员也联名向政府提交报告,反对解禁集体自卫权。在面对内外压力的背景下,安倍急切地需要一股新的推动力来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进程。而一直以来,美国支持、中国威胁是安倍借口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两大法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问日本期间表示支持安倍的修宪举动。这给了安倍极大的动力与信心。因此,如何进一步凸显中国威胁,对于安倍进一步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在修宪面临内外阻扰的困境之下。
文章分析认为,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日本派出军机进入中俄海上联合军演演习区域绝非贸然行事,而是安倍政府精心策划的计谋。在中国军机紧急升空、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之后,日本军机被迫离开演习区域,这一方面表明安倍试图借此举动表明日本对中俄军演的不满,但同时安倍又不敢直接挑起中日军事冲突;另一方面,安倍又试图以此夸大中俄联合军演对日本的威胁性,借此推动陷入困境的解禁集体自卫权进程。
另一方面,文章分析称,从日本的外部安全环境来看,近期南海局势骤然紧张。同时,中国国内相继爆发恐怖袭击事件,反恐形势严峻。中国可谓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面对如此绝佳良机,安倍政府当然不会放过。派出军机干扰中俄海上联合军演,不仅是给中国添乱,增加中国面临的外部安全压力,更是试探中国在应对日本挑衅时的反应。只是中国强硬的反应让日本不敢造次。
专家:警惕日本战车重新发动
从参拜靖国神社到篡改历史教科书,从废弃“武器出口三原则”到大肆发展武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次上台之后,在右倾化道路上一直动作不断。这一次,安倍将手伸向了解禁集体自卫权。
5月28日,安倍晋三在日本国会接受质询时表示,根据“安全保障法制基础再构筑恳谈会”提交的建议,日本将考虑修改“自卫权发动三条件”。
致力于将日本打造成“正常国家”的安倍,多次抛出要进行修宪的言论,其对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迫不及待,更是多次溢于言表。去年10月27日参加自卫队成立纪念日时,安倍便称“要推进对包括集体自卫权和集体安全保障相关事项在内的安全保障法律基础的探讨”。今年2月20日,安倍又提出,将行使集体自卫权限定在其所谓的“必要最小限度”。按照计划,安倍准备在6月下旬本届国会闭幕前就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作出“内阁决议”。可以说,解禁集体自卫权,实现日本军事外向化,是安倍进攻性战略思维的典型彰显,也是“安倍军事学”的核心要义。
根据日本宪法第9条,日本放弃交战权,不以武力解决争端,但相关宪法解释允许在满足“自卫权发动三条件”的情况下行使“个别自卫权”,即在日本遭到紧急不当的武力侵犯、没有其他合适手段可以排除侵犯、且武力行动控制在“最小必要限度”的情况下,允许行使自卫权。一直以来,日本政府的相关宪法解释指出,行使集体自卫权超过了“最小必要限度”的自卫,因此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
或许感觉到国内外的压力,安倍在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方面延续了惯用的“切香肠”方式,即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地蚕食和平宪法对日本拥有集体自卫权的限制,所谓“‘有限度’的集体自卫权”便是一个障人耳目的烟幕弹。但安倍没有作出解释的是,“有限度”是什么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