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担忧所有邻国的领土要求危害中国主权,但是很少有国家敢于挑战中国。印度尼西亚在强大联盟的帮助下或许有能力挑战,印尼也有投资海军能力保卫领海的资源。尽管如此,外界仍在观察印尼是否能发挥经济潜力将自己发展成潜在的地区大国。有迹象表明中国可能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中国海军学术研究所李杰2月21日试水称中国计划在2015年在南海划设防空识别区,适合中国的长期利益。
印尼的GDP总量和人均值过去10年持续增长400%,2012年达到8780亿美元,2013年人均GDP达到3557美元,尽管人口增长了4000万,证明政府有健康的人口和收入基础用于军事建设。油气和矿产工业是印尼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也面临一些自身造成的经济难题。印尼油田可能已经达到了最高产量,但是天然气储量仍然丰富,新兴的煤层气工业也非常有赢得前景。
印尼第一产业的问题限制了政府应对地区安全事务,油气产业正在稳定地吸引投资,但是油田枯竭和国内需求增大使利润下降。2011年油气收入占政府财政的22%,产量下降后必须需求新能源支持军费开支。印尼已经在2013年把油气业的税率提高到44%,随着石油产量下降,国家发展将严重依赖天然气。
印尼煤层气储量占世界的6%,是天然气储量的2倍,成为国家未来的投资重点。国有公司Bukit Asam宣称Tanjung Enim气田每天产量能够保障一座200兆瓦的发电站。但是由于是新兴工业,煤层气在未来几年不会成为印尼经济的重点领域。
印尼采矿业也面临难题,2009年有争议的矿产法于1月12日实施,要求公司做到矿石精炼后,而不是直接船运出口,从而保证矿业的利润。但是几家主要的外国公司担心印尼相关法律不够健全,害怕先前的合同受到影响。
印尼最大的两家矿业公司 Freeport和Newmont表示矿产法迫使他们解雇了上千名工人,失去了几十亿美元的出口收入,要求对原合同进行国际仲裁。印尼目前也缺乏矿石精炼的基础设施和市场。2013年印尼矿产税收的目标是905亿美元,但是到去年9月只收到560亿美元,国有企业同期收入上涨了33.7亿美元,比往年下滑25.7%。
消费阶层的增长也是印尼经济潜在的经济增长点。这一人群未来10年将增加到1500万人,不仅能够刺激印尼经济的发展,也是稳定商品价格的积极因素。印尼效仿美联储也在采取紧缩银根政策,已经获得这一消费群体的信任。
如果印尼经济保持增长,在2020年可能有能力升级海军作战能力,也就是说还难以满足当前的军事需求。由于预算限制海军发展,印尼在国防上的选择不多。东盟已经表现出无助,中国颁布新渔业法之后,东盟除了发表声明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议别无他法。但是地区其他国家有能力帮助印尼提供威慑能力,这就是日本和澳大利亚。
尽管印尼与澳大利亚关系一般,但是遏制中国的合作似乎可行。如果中国在南海划设防空识别区,也将改善印澳关系。澳大利亚在南海没有任何领土要求,但是中国军事力量占据世界上最宝贵的海上航线,全球50%的油轮途经南海,对澳大利亚也形成了威胁,特别是对天然气储备与出口有一定影响。印尼与澳大利亚结盟需要寻求共同利益,但是等到那时一切为时已晚,中国可能已经占据了战略主动。
日本有太多理由帮助南海周边国家对抗中国。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使中日紧张局势加剧,同时日本也担忧自己途经南海的能源通道。虽然日本和平宪法禁止自卫队海外作战,安倍晋三也一直在叫嚣修宪,意图与东南亚国家结成军事联盟,但是不能把日本修宪与印尼的军事战略生硬地联系在一起,日本的举动是只反映了在亚太的军事野心,在结盟问题上或许不会选择印尼。
美国似乎是印尼仅存的军事联盟对象,借以影响中国在南海的行动。美国已经告知菲律宾将派遣更多的军舰,但是美国的外交政策着眼全球利益,在南海派驻太多兵力有与中国爆发冲突的风险。南海防空识别区也不会改变美国在亚太的地位,美国强调的“亚太再平衡”也不急于实现,近期美国将更多地采取观望态度,除非出现影响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危机时才会出手。因此,印尼不能完全依赖美国的军事存在或联盟关系,或许应该选择南海地区同样与中国存在争议的国家结盟。但是,印尼能否说服其他国家相信中国威胁论也是件难事,尽管这是印尼惟一的选择。
菲律宾与印尼签署首个海上划界协定
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两国政府23日在菲首都马尼拉正式签署海上专属经济区划界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