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社会民生 > 社会观察 > 正文 >

台湾“高考”国文试题考传统礼仪

2014-06-07 21:03:5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中华文化的复兴须从礼仪的重建开始,而重建的起点便是国民教育,包括国文(语文)教育

  中华文明的基础是礼乐文化。早在战国至秦汉年间,便有了完整记载社会典章制度、后被宋朝理学家作为“五经”之一的《礼记》。《礼记·曲礼上》有这样的阐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句话表明:礼即是人和禽兽的分野,也是文明的分野。孔子将“礼”视为一个人安身立命、处世做人之根本,进一步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一思想也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2005年度台湾学测国文多选题第19题,对此即有所诠释:

  儒家认为一个人的外在行止不唯与其内在修养相符相应、相生相成,抑且是礼义之道的开端,所以儒家极重视外在行止的讲求。下列文句表现儒家此种观点的选项是:

  (A)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B)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C)学有所得,不必在谈经论道间,当于行事动容周旋中礼者得之

  (D)临民之时,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语言和谨,处事安详,则不失其礼体矣

  (E)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题目出处为《礼记》、《论语》等,答案是“ABCDE”。像这样的题目此不一一引录。可以看出,命题者旨在通过这些试题,引导年轻学子重视礼仪规范,提高自身修养,做儒雅君子。

  在笔者看来,这些题目还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亲爱和敬意,需要一种外在的表达形式;而另一方面,又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即彼此有所节制。唯如此,社会人伦方能和谐,文明方能不断向前。因此,一个社会的礼仪规范相当于“软件系统”,起了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看不见的作用。并且,这个系统的功能是法律和法制无法代替的。一旦这套“系统”被打碎,社会便会分崩离析,文革十年的惨痛教训,中国人当记忆犹深。

  上世纪60年代,台湾曾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制定并颁布了《国民生活须知》。当时在台湾的街头巷尾到处可以看见张贴的“须知"。后经过不断修订,1990年又颁布了《国民礼仪范例》,涵盖各种政府庆典及婚丧嫁娶的礼仪,以及日常衣着、饮食、走路、交谈、进食、乘车、休闲和教养儿童,可谓面面俱到。其内容以古老的《礼记》为本,同时吸收了现代西方的一些礼仪。在台湾小学课程中,有《生活和伦理》一门课,中学有《公民与道德》课,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表现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成为“堂堂正正中国人”。

  今天,去过台湾的多数大陆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笔者近年曾两度赴台公干,对此感受尤深。笔者理解,这个“美”从表面而言,是指台湾民众待人接物的友善谦恭,言谈举止的文雅得体;深层而言,是指体现在台湾民众身上的中国文化的人文之美,亦即《易经》所谓“情深而文明”。

  学测国文中这类试题,为此提供了生动的注脚,也给我们以启示:中华文化的复兴须从社会礼仪的重建开始,而重建的起点便是国民教育,包括国文(语文)教育。

  高考作文命题作为指挥棒的导向性可以一直传导到各阶段的写作教育,最终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品质和国民素质

  作文一向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两岸皆然。

  在大陆,每年夏初高考“大战”揭幕之日,第一场便是语文考试。往往上午的考试还未结束,各省市的作文题目便已见诸于网络。接下来的一周,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争相加以评论。有些门户网站还发起“最××的作文题目”评选,如“最雷人”、“最坑爹”、“最浮云”等等,极尽恶搞之能事,年年如此,乐此不疲。相比之下,台湾每年学测国文的作文题似乎没有那么“受宠”。

  但是,从其所占卷面分值而言,台湾要高于大陆。大陆高考语文作文60分(占总分40%)材料写作,不少于800字台湾学测国文非选择题54分(占总分50%)一、文章解读:9分(150字-200字)二、文章分析:18分(文言文)(250字-300字)三、引导写作:27分(文体不拘,文长不限)

  由此表可见,台湾学测国文的“非选择题”相当于写作部分,但一分为三:文章解读、文章分析和引导写作。三者之间按9分一档的分值逐级递增。以2011年度为例: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