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社区 > 军事影视 > 正文 >

日式精神胜利法——《太平洋的奇迹》

2014-06-09 09:05:53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太平洋的奇迹》为纪念日美战争开战65周年而特别企划,全片在泰国取景拍摄,讲述了仅有47名日军与多达4万5000名美军之间进行周旋作战的故事。于2011年2月11日在日本全国公映。

无独有偶,《太平洋的奇迹》反其道而用之,通过美国人的眼睛,赞美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武士道精神。该片是为了纪念太平洋战争爆发70周年而拍摄,故事发生在日军全体“玉碎”的塞班岛,是日本二战叙事中少有的平行给与日军和美军几乎同等戏份的影片。日本主人公大场(竹野内丰饰)是一名优秀的职业军人,军事技能出众,坚持原则。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他率领残部保护躲入山中的平民,时不时给予美军意外的打击,让美军提心吊胆,给他起外号“狐狸”(fox),比喻其神出鬼没的战术。

美国主人公路易斯入伍前是长青藤盟校的大学生,曾经在日本游学,精通日语和日本文化,美军占领塞班岛之后,他多次与大场率领的日军残余部队遭逢,感受到大场顽强不屈的精神,心生敬佩。他几次试图劝大场投降,都没有成功,直到天皇宣布终战,美军表现出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难民和俘虏的诚意,大场在接到原上级指挥官的命令之后,以职业军人特有的方式向美军投降,保持了作为军人和日本人的尊严。

这部影片是现实主义战争观和和平主义战争观调和的产物,两种观念虽然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尖锐对立,但是在否认“战争中存在正义”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本片避开太平洋战争中谁是正义一方的讨论,战争成了各为其主、各尽其责的游戏,双方的共识建立在对职业精神的肯定之上。

大场是现实主义战争观的代表,他从技术层面出发考虑问题,专心于作战本身,亦不乏人道主义精神,如故意将轰炸废墟中的婴儿用红布条标志,引起美军主意,挽救了小生命。他坚持原则,又能够变通,在得知战败后,他向路易斯透露,“日本军人绝不投降,同时我们绝对服从长官的命令。”这提醒了路易斯,联系到日军高级将领,下令大场和部下投降,这时大场才允许自己放下武器。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