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东线:中国1962年在实际控制线基础上撤退20公里

2014-06-07 16:25:5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自卫反击作战。毛泽东作为这场战争中方的最高指导者,自始至终参加了战争指导。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一次我就参加了...

  四、抓住时机,果断反击,打则“打狠打痛”

  在指导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毛泽东主张克制忍让,坚持不打第一枪,但克制忍让是有限度的,如果一味的退让,必然会助长印度政府和军队的嚣张气焰。为了教训一下印度政府和军队,使其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政府和军队捍卫自己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毛泽东强调必须抓住时机,果断反击,打则“打狠打痛”,使其感到恐惧和震撼,不能让其感到不痛不痒。

  面对印军在中印边境不断挑起的武装冲突,以及中印边境越来越紧张的局势,中国军队到底要不要自卫反击?什么时机进行自卫反击?毛泽东确实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为在打与不打之间做出选择,毛泽东有10多天没有睡好觉,反复斟酌出兵的利弊,并多次召开会议,召集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和总参谋部、外交部及前线部队的领导人听取意见。

  从当时双方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来说,中国占有明显的优势,具备了一战而胜的实力和把握。但这毕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作战地域处于高寒地区,对印军的底细也不太清楚。因此,在1962年10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毛泽东对这场自卫反击作战的结果也作了最坏的估计。他说:“也许我们打不赢,那也没有办法,打不赢时,也不怨天怨地,只怨我们自己没有本事。最坏的结局无非是印度军队侵占了中国的领土西藏。但西藏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这是世人皆知,天经地义,永远不能改变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特别是毛泽东考虑到,中印双方一旦开战,美、苏两国必然会介入。怎么样才能使美国介入的强度降低或是在美国来不及介入的情况下,双方战争就已经结束。同时在战争中,苏联能够履行其在国际上对中国应承担的义务支持中国吗?因此,毛泽东认为必须等待一个有利的自卫反击时机才行。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