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声明发表之次日,即1962年11月22日零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二)从1962年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年11月7日存在于中印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自卫反击作战。毛泽东作为这场战争中方的最高指导者,自始至终参加了战争指导。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一次我就参加了。总理、少奇同志、小平同志、军委的同志,我们都参加了,我们是在北京,没有上前线就是了。”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毛毛泽东从战略全局出发,把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巧妙地结合起来,导演出一幕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战争活剧,体现了高超的战略指导艺术。
一、立足全局,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毛泽东在谈到解决中印边境的争端和冲突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有这么一个盘子,就是要和平。”用和平方式解决中印边境争端和冲突,是毛泽东在指导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中印边境的争端和冲突,是毛泽东立足国际和国内战略全局而得出的科学结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局势依然动荡。美、苏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加紧了对广大中间地带国家的争夺。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较为严峻。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形势,毛泽东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判断,认为整个国际形势总的看是好的,争取十年至十五年的和平时间是可能的。
基于这一正确判断,毛泽东对国际和国内的政策做出了调整:在国际上,继续团结社会主义国家,争取广大中间地带国家,联合世界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在国内,将发展问题摆在首位,抓紧时间发展经济,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使国家强大起来。
从这一战略全局出发,毛泽东确立了解决中印边境争端和冲突的总方针: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边境争端,通过此方式来换取西部边境的安宁,为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他指出:“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不愿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