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东线:中国1962年在实际控制线基础上撤退20公里

2014-06-07 16:25:5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自卫反击作战。毛泽东作为这场战争中方的最高指导者,自始至终参加了战争指导。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一次我就参加了...

  “打狠打痛”,就是要给印度政府和军队以一定的震慑,使其感到恐惧和害怕,从而改变态度和立场,回到和平方式上来。因此,毛泽东对于这场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选择大打,还是进行中打和小打进行了慎重的权衡。他认为,如果选择大打,不但会直接导致中印两国进入敌对状态,使在中国西南部树立起一个敌人,而且这与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原则相违背。但是,如果选择小打,就不可能起到震慑印度政府和军队的作用,很可能会使印度方面更加嚣张,同样会使中国陷入被动。因此,毛泽东决定把战略定位点放在中打上,即采取强有力的军事行动,惩罚和教训印度侵略者,真正让印度尼赫鲁政府清醒一下,同时又避免打出双方的仇恨来。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从1962年10月20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东段、西段同时奋起自卫反击。从战斗打响的当天到23日接连几个晚上,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在研究作战方案,并做出部署。经过第一阶段的作战,在西段,中国边防部队痛快淋漓地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立的43个侵略据点;在东段,赶走了侵人克节朗、达旺等地的印军。接着,从11月16日至21日,中国边防部队又先后击退了侵入西山口、邦迪拉、瓦弄、班公洛、里米金地区的印军,并挺进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地区,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印军精锐打得一败涂地。印军惨败的消息,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给印度政界和军界的要员们以沉重打击,达到了“打狠打痛”的效果。

  五、控制战局,防止战争扩大和升级

  在指导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毛泽东一方面要求对入侵的印军打则“打狠打痛”,另一方面又灵活地控制整个战局的进程,防止战争扩大和升级。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