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确定有限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与战争规模和战争强度有着必然的联系。为防止中印边境反击作战在规模上的扩大和强度上的升级。毛泽东为中印边境反击作战确立了有限的战略目标,即以军事行动惩罚和教训印度当局,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创造条件,使印度政府回到和平谈判的道路上来。这一有限战略目标的确立,表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并不是要彻底征服对方,更不是要占领其领土,而是要教训一下对方,使之明白中国在边界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一句话,就是告诉对方,中国人是不好惹的,惹急了是要付出代价的。同时,又必须掌握军事行动的火候,不能把印度打急了,防止战争扩大和升级。因为战争一旦扩大和升级,后果将不堪设想。有限战略目标的确定,为防止战争扩大和升级提供了根本保证。
其次,严格限定作战范围。为了能够控制战争的规模和强度,防止战争扩大和升级,毛泽东对中国边防部队的作战范围和参战的兵力、军、兵种等进行了有意识地限定,从而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是对反击作战的地域作出严格的限制。从战前双方的态势上看,中国完全有能力和把握一举打到传统的国界线上,甚至可以打到印度境内追歼残敌,狠狠地教训一下印度军队。但毛泽东认为,对印边境反击作战并不像在国内战场作战,在力求达到教训对方目的的同时,军事行动一定要注意保持节制,限制在一定的地域内进行,不能无限扩大。因此,自卫反击作战的第一阶段,毛泽东要求参加反击作战的中国边防部队在东线打下达旺、东新桥、瓦弄等地后,停止追击。在西线方向,要求中国边防部队力争肃清巴里加斯以北印军设在中国境内的据点后,不准主动与印军交火。当自卫反击作战进入第二阶段后,毛泽东则要求东、西两线的中国边防部队只能打到传统的国界线上,坚决不准越境追击。二是严格限定参战的兵力和军、兵种。与印度这样一个对手,在中印边境地区打一场规模和强度都有限的战争,应该动用多大的兵力,由哪些部队参战?毛泽东也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决定只派新疆和西藏军区的边防部队担任反击作战任务,并以陆军和步兵为主,空军在对方空军不参战的情况下,中方不首先使用,做到“备而不用。”由于严格限制了反击作战的地域和参战兵力及军、兵种,为防止战争扩大和升级创造了积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