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宁都会议历史性错误: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军

2014-06-07 16:16:5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任弼时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来到赣南,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长、副书记,先后在宁都、瑞金、兴国等地,参与领导反“围剿”、筹备中央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和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作为苏区中央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他在宁都会议上,显示了“小资产阶级拼命主义的表现”

  10月初,任弼时等赶到宁都前线出席中央局全体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中心议题是积极贯彻临时中央的“进攻路线”,制订反对蒋介石进攻中央苏区的军事行动计划。这是接到临时中央急电之后,前后方同志都感到“急要”的内容。如果说,在这以前执行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同志,对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正确主张还没有发展到公开斗争的程度,那么宁都会议上,却展开了一场“中央局内部从未有过的两条战线斗争,打破过去迁就和平的状态”。

  任弼时等在后方的中央局成员,“集中火力”反对“专准备为中心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而这种错误观念“泽东表现最多”。许多同志在发言中批评毛泽东自第三次反“围剿”以来,一系列抵制和反对“进攻路线”的所谓错误:反对连续的进攻;主张打“土围子”巩固苏区,反对不顾主观力量的向外发展;反对打赣南重镇赣州和主张向赣东北发展;“不同意”赤化南丰河地区、诱敌深入的《训令》;甚至连漳州战役的胜利,也被指责为“延缓了北上任务之实现”。所有这一切,归结到一点是对“进攻路线”的“动摇并否认过去胜利成绩”。

  根据周恩来向临时中央的报告记述:会议“集中主要火力反对等待观念是对的”,但是“我承认在会议中我对泽东同志的批评是采取了温和态度,对他的组织观念批评得不足;另外却指出了后方同志对他的过分批评。会后顾、项等同志认为未将这次斗争局面展开是调和,是模糊了斗争战线,我不能同意”。

  但是,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联名向临时中央的报告中则写道:周恩来在会议结论中虽然“指出前方同志以准备为中心的错误,以及我们对(敌)大举进攻认识不足的错误,但他自己并没有站在坚定立场集中火力反对前一种错误。对泽东的批评,当时项英发言中有过分的地方,但他在结论中不给泽东错误以明确的批评,反而有些地方替他解释掩护,这不能说只是态度温和的问题”。

  在“左”倾军事路线占压倒多数的气氛下,后方的同志提出召回毛泽东。周恩来鉴于“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积极主张毛留在前方,“如在前方则可吸引他贡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对他个人亦能因局势的展开而更彻底转变”。于是,他向会议提出两个方案:即取消前方最高军事会议制度,“一种,是由我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指挥战争全责,我负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