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称,今年,中国将发射20颗卫星,到2020年,在轨道上运行的中国卫星将达200颗,是所有卫星总数的五分之一,接近美国的一半。届时,中国每年将发射30颗卫星,占全世界卫星发射能力的四分之一。
“这一势头是中国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努力和过去两年发星活动井喷的结果。”文章说,“在1990年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一共进行了30次商用卫星发射,将36颗卫星送入轨道。”
文章分析说,中国发射卫星主要依靠“长征”号火箭,它基于俄罗斯设计,简单,便宜又可靠。这使中国成为全球卫星发射领域的主要成员,拥有很大价格优势。美国的航天飞机(即太空梭)系最贵的射星方式,每吨重量需耗资2500万美元,俄罗斯和中国每吨仅需300万到600万美元。不过,如果俄罗斯和中国的火箭接连发生多次失败,射星的保险费就有可能超过成本的两倍。因此从商业角度来讲,美国和欧洲的火箭仍旧更为可靠。“长征”火箭的失败率为6%,系俄罗斯最常用火箭的事故率的两倍稍多。而美国太空梭的失败率为2%,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类似。
中国“长征”火箭可将9.5吨重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将5.5吨重的卫星送入更高轨道。目前,中国正在稳步推进“长征”火箭的完善工作,它的第一个50次发射花费了28年时间,第二个50次发射则只用了9年。迄今为止,“长征”系列火箭已发射了164次。
目前共有900颗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近一半属于美国。75%的卫星为非军用。1957年,俄罗斯向地球轨道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于1958年也成功发射。此后,其它国家纷纷跟进。法国于1965年发射首星,日本和中国系1970年,英国1971年,印度1980年,以色列1988年,乌克兰1995年。伊朗近期宣布已成功将一颗卫星送入轨道,但仍未得到外界证实。朝鲜2012年12月发射了一颗死卫星,一个月后韩国紧接着成功发射了一颗活跃卫星。
专家:中国卫星技术可跟美一拼高下 让美忌惮
【自强不息!被美国压制的中国航天如何成功】
1月6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商务部官方网站获悉,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3日签署的《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下称《授权法案》)中涉及的“对华卫星出口管制”等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称,“中方注意到,《授权法案》放宽了卫星及相关物项出口管制,但对中国仍保持严控:不仅禁止对华出口、再出口或转移,也不允许在中国发射。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美国的举动不让人意外。”昨日,知名军事专家宋晓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中国卫星技术等发展非常迅速,基本可以跟美国一拼高下了,加上其一向注重所谓的‘国家安全’,因此,美国没有放宽对中国的卫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