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今日的上发布《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系统文件。
冉承其表示,该文件的最大亮点就是公布了北斗系统第二个民用信号B2I。同时,对去年已发布的接口控制文件中北斗B1I信号接口内容表述进行了修订。北斗进入到多频应用的时代,标志着北斗系统成为首个拥有两个民用频点并已经形成服务能力的系统。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发布后,国内外相关企业将可据此开发北斗双频高精度接收机,使用户享受到精度更高的导航服务。
冉承其说,两个频点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位置导航服务。“北斗去年发布一个频点以后,北斗定位精度达到10米,基于的两个频点的导航定位精度可以提高到米级的定位精度。”
由于双频北斗导航系统的对外发布,可以在我国的精准农业、地质勘探、地震监测,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更高精度的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带动北斗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同时发布。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另据中国网12月27日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今日的上表示,北斗系统的第三步建设工作正全面展开。从明年开始,将陆续发射性能更优的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在2020年左右完成覆盖全球的建设目标。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空军某型直升机通过导航鉴定 应用新北斗技术
日前,中航工业华燕研制的某型挠性捷联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产品随载机顺利完成试飞,并通过了空军主持进行的技术鉴定。这一成果标志着华燕公司组合导航系统在融合北斗导航信息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北斗二代卫星导航技术在组合导航系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该挠性惯导系统是华燕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应用于某型直升机的挠性捷联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它在原有接收机功能的基础上,融合了最先进的北斗二代导航信息,增加了密钥注入、毁钥、授时等功能,提高了直升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飞行生存能力,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国内首型通过技术鉴定的融合北斗二代导航信息的组合导航系统,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实现了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在直升机上的首次应用,提高了直升机的自主导航能力,摆脱了对国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依赖。同时,华燕公司依靠自身能力完成研制,在组合导航系统的生产、维护保障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北斗地基增强网正式开通 精度提升到厘米级
11日开幕的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上,率先在上海建成的北斗地基增强网宣布正式开通运行。这意味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准度,将从“米级”提升到“厘米级”。
“天地对接”让定位更准更快
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协会秘书长俞雄解释,所谓“地基增强网”,是由一系列地面卫星基准站组成,与北斗卫星进行“天地对接”,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增强后再发送,从而大幅提高接收终端的定位精度和速度。
“可以说是从‘米级’精确到‘厘米级’”,上海北斗卫星导航平台公司总经理陈大吾说,“此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误差10米左右,而地基增强系统的建成,可使实时定位误差降低到一两米,非实时定位精度甚至达到‘毫米级’。”
展览会上,记者还看到一款有定位功能的北斗智能手表,可以随时进行脉搏、血压、心电等方面的监测和记录。病人佩带这样的手表,即使在人多的商场突然发病,也能迅速定位,争取宝贵的救命时间。
网间互联,将形成“城市变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