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时政要闻 > 时事战略 > 正文 >

外报:“回归亚洲”体现美国不安 并非战略转移

2014-06-11 17:34:3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进入2014年以来,美国的回归亚洲战略似乎色彩日益浓重,国防部长哈格尔在亚洲之行首站的日本不仅重申了美国对日本的安全义务。3月初美国发表的《四

  美国在东亚影响力主要是在海洋

  欧洲是构成美国实力的战略基础的首要地区,中东则是美国安全保障的重大威胁的主要来源地区。与此相比,亚洲地区对于美国来仍然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区。与欧洲不同,美国在二战后没有积极推动亚洲一体化进程,而是依靠美国与东亚国家之间建立的双边安全同盟网络作为地区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在冷战时期美国不仅是这些东亚盟国的安全提供者,也是这些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技术和投资提供国,经济与安全的双边网络互为一体的。

  更加有意思的是美国在东亚的同盟网络的重心几乎都在海上,无论是日本,菲律宾还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岛国,如果我们把朝鲜的部分想象成海洋,韩国同样是一个岛国,这就是说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和存在主要是在海洋,美国同陆地的东亚部分的交往时间并不长,也不能算深厚。

  东亚地区的多样性和巨大差异性加上历史上东亚国家之间的各种遗留问题让美国人感到这不是一个容易管理的地区,美国没有全面的亚洲战略,也没有兴趣推动亚洲地区的一体化,而热衷于保持已经有的双边框架。

  问题在于过去十几年中国的发展以及地区生产链条和市场一体化的加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的双边网络的经济部分构成了极大挑战,至少目前美国在东亚的盟国中大多数的最大贸易伙伴已是中国而不是美国了。如果政治安全的网络也松动的话将会对美国在本地区存在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正是奥巴马提出“亚洲再平衡”的原因所在。

  “回归亚洲”并不代表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而更多地体现了美国对于未来在本地区的地位的不安,哈格尔国防部长的措辞“硬”不是美国“强”的变现,而一定层面上反映出美国的“弱”。对于中国来说必须冷静判断美国的战略意图,避免过度评估安全压力对于中国来说与不低估压力同样重要。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