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国际军情 > 正文 >

韩日拒绝与美“共享”导弹防御系统

2014-06-07 17:28:3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据消息,韩国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外媒报道的美国正酝酿在韩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一事表示,韩国国防部对此毫不知情...

  关于反导系统,秦刚表示,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方认为在这个地区部署反导系统,不利于地区稳定和战略平衡。希望美方能够充分考虑本地区有关国家的合理关切。

  另外,据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评估政府部门使用的IBM服务器的安全性。有记者请发言人证实,并对中美经贸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

  秦刚说,最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即将颁布相关条例,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至于涉及美国IBM公司的报道,秦刚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

  中国东风31新技能曝光:美国反导白花钱了

  据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文章称,自1964年中国首次进行核试验时起,北京政府就利用“不透明”政策,弥补中国核武器在生存能力与摧毁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提高核武器对潜在入侵者的整体威慑效果。

  随着核武现代化的推进,中国核武器的生存能力与破坏能力在稳定提升,使中国具备了其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求的可靠报复能力,例如现在可触及美国大陆的中国导弹的数量已从2006年的20枚左右增加至40枚左右,美国情报界预计该数字到本世纪20年代时会增至100枚左右。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核不透明政策会很快被取消。

  中国核劣势推崇不透明政策

  在2013年底和2014年初发生的事情,包括中国展示其核潜艇,再次把中国的核不透明政策摆在世人眼前。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当中,中国在有关核力量规模、状态与能力方面的沟通最少。事实上,尽管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其他四个国家,都公开了其核武库的大概规模与性质。

  信息的不足催生了有关中国核武库现代化的危言耸听的报道。在一些分析人士的描述下,中国核武库现代化是危险的、活跃的和不稳定的。尽管分析人士对中国核能力的一些担心无疑是合法的,但还有分析人士认为:核现代化会消除促使中国推行核不透明政策的一些诱因。

  自1964年中国首次进行核试验时起,“不透明”就是北京的一种战略工具:弥补中国核武器在生存能力与摧毁能力方面的局限性,进而提高核武器对潜在入侵者——主要是指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整体威慑效果。

  

  资料图:解放军东风-31导弹

  到2006年时,液体燃料井基东风-5A是中国唯一能够把核弹头送到美国大陆的弹道导弹,而且这种导弹的数量非常有限,只有20枚左右。这些特点使中国洲际弹道导弹极易遭到“解除武装首轮打击”,特别是在缺乏有效早期预警系统的时候。事实上,与固体燃料导弹相比,液体燃料导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发射,因为这种导弹必需首先加燃料。

  这个过程至少需要数个小时,期间导弹仍会在发射井中,很容易受到直接攻击。正因为如此,中国需要采取各种行动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确保它们在发射前不会被摧毁。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中国就无法针对发动“解除武装首轮打击”的敌对者的可靠报复威胁。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