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军将得到6240亿美元的预算资金,明显少于2010年的大约7000亿美元,各军兵种武器装备优先发展方向也因此发生变化。空军的总目标是掌握第5代多用途歼击机F-35以替换大部分F-16和F/A-18飞机,制造远程隐身攻击机,装备新型空中加油机KC-46A。空军到2018年前将被迫退役80多架飞机,包括全部KC-10加油机和“全球鹰”无人机,暂停采购F-35歼击机,保留大约10架“捕食者”和“死神”无人机,减少起飞架次。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长加列耶夫大将指出,在此方面不应当对美军削减武器,俄军增加武器抱有任何幻想。美军说是削减,实际上只是在退役和销售老旧武器。俄军在战略武器方面有优势,但是在精确制导武器、电子安全和信息系统方面严重落后,无论俄军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增强,也仍将需要一段时间追赶对方,哪怕是在美国暂停发展武器的情况下,而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会发生。美国将积极列装新导弹、新一代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
另外,五角大楼还计划大量裁军,常规军队人数将在2018年前从现在的57万人减少到44万人,国民警卫队将削减至33.5万人,预备役人员将削减至 19.5万人。国防部机关预算削减20%。五角大楼分析师忧虑地指出,削减军费开支可能会对国家国防实力造成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华盛顿将不得不与地区伙伴更加紧密地合作,让他们部分承担美国的全球责任,主要是指负担各类演习费用。
俄外交部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古宾指出,很显然,美国已经丧失了对北约国家提供积极财政援助的兴趣,最近提出“负责任的股东”概念,实际上只意味着一件事,即让北约伙伴更加独立。原因是美国预算实力削弱。如果继续削减军事预算,美国海军将被迫退役“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可能还将退役并封存1艘核潜艇和3艘保障船。但是,美国海军人数将在2020年前适当增加,因为海军是美国对外军事政策的重要王牌。一些舰船,包括“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服役期限将延长到 21世纪30年代。同时计划继续建造第三批次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但是其中3艘驱逐舰的建造工作可能取消。美军已经订购32艘濒海战斗舰,但是在它们证明自己的战斗力和适应性之前,不会签订新合同。毕竟对于这种战舰能否有效对抗装备精良的对手,比如亚太地区的对手,还有疑问。
美国的重点是与“隐蔽敌人”中国争夺亚洲主导权。美国海军依然是白宫外交政策中全球部署的主要手段,因此将增加对海基核威慑力量的财政投入,特别是研制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生产不对称作战系统和杀伤兵器,包括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舰载攻击机,以及水面舰艇和潜艇作战模块。五角大楼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直截了当地指出,这是必要的,因为国家的根本利益集中在亚太地区,美国正在亚洲地区推行外交和军事战略方针“再平衡”政策。美国已经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失去了兴趣,至少由于预算赤字无论如何都不准备加强在这些地区的军事存在。现在的重点是加强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在安全领域的传统联盟。同时建设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之间的军事伙伴关系。
到2020年前,美国海军60%的兵力将部署在太平洋,主要兵力将集中在日本,并在关岛和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部署海军陆战队作战分队。位于亚太地区的美国空军将会得到新型攻击性武器。美国准备加强在东北亚、东南亚、大洋洲和印度洋的军事存在。美国认为极其重要的事情是实现与中国“合理而持久的对话”,包括与人民解放军在诸如打击海盗、维和、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等领域的合作问题。五角大楼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没有直接把中国称为“竞争对手”,只是顺带指出,中国对美国军事目标的网络攻击有所增加。
古宾指出,这是美国军方典型的行为模式,即毫无根据的指责。美军只是一味谈论来自中国的威胁在增加,却不能提供任何证据。至于美军所说的网络攻击,虽然有所增加,却不能指明到底是什么样的威胁,程度如何,以及为什么就断定这些网络攻击来自中国,毕竟韩国黑客同样较为活跃。美国至今还在认为,伊拉克仍对美国构成核威胁,却依然不能提供任何证据。另外,美国指责朝鲜是其主要核威胁,同样没有任何依据。为了应对朝鲜核威胁,五角大楼准备首先利用美中韩日俄的外交渠道,同时计划协助韩国军队遏制朝鲜可能的侵略,防止挑衅。
俄罗斯地缘政治学院院长伊瓦绍夫指出,五角大楼的这份报告表明,美国仍旧企图建设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这在其国家安全战略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它要求确立对世界关键地区、战略交通运输线和全球资源的控制。无论美国如何发展合作,实际情况都不会发生变化,在资源争夺战中,将会成为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不只是中国,还有欧洲、印度和其他亚太国家,以及俄罗斯。
为了加强自己在亚洲的政治地位,美国准备和东盟国家起核心作用的地区国际组织合作。但是五角大楼专家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却对东盟+中、日、韩三国机制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加的事实保持沉默,这很有可能意味着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中日韩扩大和东盟的会话。很显然,主要是因为中国对东南亚地区欠发达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