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俄4月28日报道,4月27日,卢甘斯克州亲俄势力宣布成立“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同时向基辅政权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大赦所有乌东部抗议运动的参与者,承认俄语为国家语言并就地区自治权问题举行公投。
还宣布如果受到基辅非法政权的侵略,“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打算请求俄罗斯派遣维和人员。
4月28日,克拉马托尔斯克机场再次成为亲俄武装和政府军的战场。100多名武装人员向乌军方控制的机场发动袭击,造成2名国家安全局和内务部军人受伤,乌军随后进行回击。
乌国防部4月28日表示,乌南部边境的武装力量陆军导弹防御系统人员进入战备状态。
针对斯拉维扬斯克民兵组织继续扣留欧安组织军事观察员,斯拉维扬斯克“人民市长”波诺马廖夫表示,该市拟用他们交换被基辅扣押的亲俄人员,“军政府手里有许多我们的战友和同志。如果有可能,我们愿意交换”。初步消息显示,已有一名患糖尿病的瑞典军官获释。
西方七国集团决定协调对俄罗斯实施第三轮制裁,美国率先行动。
据俄罗斯《观点报》报道,白宫发言人4月28日宣布,美国决定对与俄总统普京关系密切的7名俄官员及17家公司实施制裁。这7人包括俄驻克里米亚总统特使别拉维采夫、俄副总理科扎克、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及克里姆林宫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沃洛金等。
美国准备冻结他们在美国的资产,并禁止赴美旅行。而17家公司都是与普京亲信有关的公司。
欧盟随后跟进。欧盟决定对15名俄罗斯和乌克兰公民实施制裁,作为对俄扩大制裁的组成部分。制裁包括冻结资产和禁发签证。“如果俄向乌出兵,将对俄整个经济实施制裁。”
但美欧间依然对新一轮制裁分歧巨大。
美国援引美国国务院官员的话称,“2012年欧盟同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约3700亿美元,而同期俄美只有约260亿美元。在制裁俄罗斯可能遭受损失方面,美国面临的风险相对欧盟要低很多”。
而美国财长表示,“没有欧洲支持,扩大制裁将损害美国企业,并且不会对俄罗斯带来我们所期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