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国际军情 > 正文 >

外刊:航班搜寻暴露中国式危机管理

2014-06-07 17:23:3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今年1月份亚洲民航专家曾聚在一起研究飞机在海上失事时如何协调搜救行动,当时中国政府表示缺乏应对方案,但是并没有派任何人参加这个会议。不过就在一个多月之后,中国……

  不清楚中国方面用了多长时间才把相关消息分享给其他调查队伍。新华社在4月5日晚间公布了探测到脉冲信号的消息,比信号首次被发现晚了超过一天。当记者就发现信号的消息询问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负责搜索行动的官员时,他们的回答显示,他们所掌握的情况也就是新华社那三句话的报道。

  之后数天,在对黑匣子电池电量即将耗尽的担忧日渐加剧之际,澳方搜寻人员动用美国提供的一台设备也探测到了脉冲信号,提供了调查工作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线索。

  最终英国军舰回声号(HMS Echo)及ATSB的搜寻队伍将中方所探测到的信号判断为错误线索而不予理会。该信号是中国海军基于一款水中听音器探测到的,其侦听范围极小,以至于拥有相似设备的ATSB决定不让海盾号(Ocean Shield)船上搜寻人员携带这种通常仅被潜水爱好者用于较浅水域的设备。

  根据一份73页的总结报告,1月份在联合国下设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牵头下,15个国家的航空安全官员举行会议,就亚洲地区政府如何组织多国搜救工作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海上空难进行谋划。

  此次370客机搜寻工作的关键人物、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Australian Maritime Safety Authority)负责救援工作的高级官员康斯特布尔(Scott Constable)主持了这场于新加坡举行的会议。他对中国民用航空总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各部门官员的缺席不予置评。

  据总结报告,康斯特布尔在会上提出了多种方式以建立一个针对“海洋及偏远区域”搜寻工作的区域整体计划,例如从2009年的法国航空(Air France)空难中吸取教训。专家认为,那场于大西洋上空发生的空难为当前进行中的印度洋搜寻工作提供了蓝本。

  另一位与会者、国际应急响应系统International Cospas-Sarsat Program秘书长莱特(Steven W. Lett)称,未来肯定会发生某些事件,若能认识其他国家的应急响应官员,那么一旦出现这些紧急情况,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许多。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