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新型快艇是共和国蓝色疆土上的“快剑”,那么艇长就是挥舞“快剑”的人。
东海舰队某导弹快艇大队接装组建之初,50%以上的官兵都是从各部队抽调而来。面对“无资料可查、无前路可学、无经验可取”的实际,年轻的艇长们开始与时间赛跑。
有“海上狙击手”之称的某导弹快艇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某年,上级举行舰艇专业大比武,为提高装备操作水平,艇长周俊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备战,在比武中脱颖而出,获得舰艇长专业第一名,并荣立三等功。
视战位如生命,恋战艇胜恋家。几年来,艇长们如饥似渴地研读《某型导弹艇战术基础》《海军兵力及战斗使用》等专业书籍,通过有效训练,形成了新型导弹快艇一系列新战法新训法,全部通过了独立操作及全训考核,8人走向了教练艇长及大队领导岗位。
艇长,对于一艘战艇来说,不仅是一名指挥官,更是一个作战单元的“大脑”。演练场上挥汗如雨的劲头,用在观念的更新上,同样不可小觑。
集体研究训练航线。
他们从技术的视角审视战争的规律——集中收看高科技战争纪录片,隆隆炮声犹如重锤击鼓:存在“代差”的战争,胜负的天平是一边倒的。
他们从军人的视角审视使命的担当——艇队上下围绕“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能力素质”展开研讨,定下决心:驾驭信息化装备,打赢信息化战争,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