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群英论见 > 网友投稿 > 正文 >

笑城:中国文化脉络——易

2014-06-05 17:18:3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翻开人类浩瀚的历史,其中璀璨绚烂的一页非中国文化的历史莫属。国人到今天虽然仍有对近代以来中国灿烂历史文化惨遭蹂躏的深深刺痛在胸中...

  如此,就更不要说在孔子之前,道家的鼻祖,作为当时周王朝史官的老子,他又师从何处呢?进而来说,周王室的藏书中,那些不曾为人所知的书籍中,又是哪些呢?

  这就不能不论及中国文字,而《易经》之所以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渊源之一,就在于它的存在,证明了中国古老文字的起源的确是带有着符号意义的,一横不断则为“阳”,一横间断则为“阴”。古老的中华文化传承,对于天地万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乃至于进而推而广之的精微专注,都包含在了这简朴而又内涵深邃的“阴阳”之中。

  因此,无论后世的学者对于《易经》有着怎样的起源争辩,对于其内涵的广泛一致认可均包含在了总结《易经》精义后的三个内涵上——不易,变易,简易。

  起于何时?遥不可知。但是《易经》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甚大,这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一点上,孔夫子的“韦编三绝”可作为明证,历朝历代的帝王纵然如秦始皇那般文化专制,但是对于《易经》却从没有禁止过。这就使得,发端于《易经》的三个精髓内涵得以传承不断,当属时至今日对中华文化贡献最大的启蒙思想。

  何为“不易”呢?

  那就是天地的恒常,四季的更替,阴阳的常在……虽然有些变化,但是在规律上或者表象上,总能找到似乎从来没有变化的那些事物。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人不仅仅把目光投向了天地间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男女雌雄、山的巍峨、水的长流不息……更加把目光投向了其中所蕴藏的客观规律。八卦,因此而在《易经》中的得以出现。那些标志性的象征性符号化的概念出现,则意味着中国古代的先民已经把握住了其中“不变的规律”。

  何为“变易”呢?

  熟悉《易经》的人们知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如此下来的推演中,任何的一卦均带有着明确的变易特点。即:各种各样的不变背后其实都是有着具体的变化的。

  在此,不得不说“变易”的内涵是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的,那样则是浩繁无穷的,正如宇宙的奥妙无穷无尽一般。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在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的基础上,对此加以了总结和概括,并以六十四卦的推演来告诉后代子孙们,变化是无穷的,规律则也是一定的,如何运用规律来解释变化才是重要的。因此,《易经》的卦象也就仅仅只有六十四卦而已,但仅仅这些就已经相当浩繁了,那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囊括,孔夫子穷经皓首也不可知的深邃就在其中。

  何为“简易”呢?

  在知道了不变的规律和变化的规律后,那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想不简单也不行了,因为你已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还不无遮无拦地通透了么?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哪有便宜的事情。撰写了《易经》的中国古代先民要告诉人们的不是也不可能是“万事不求人宝典”,而只可能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谆谆告诫。正如父母所给儿女的不是锦衣玉食、遗产千万,而是在于给子女一个正确的思维和一双正确看待世界的眼睛那样,《易经》所留给中华后代子孙的,乃是其中化繁为简的那个思维方式,以及洞察天地的那个深远的目光。

  就像把风雨雷电、天地万物以八个卦象甚至于阴阳两仪加以简易表示一样,《易经》的简易精髓在于高度和宏观地概括这个世界,将无穷无尽的变化浓缩于短小精悍的内涵之内。从逻辑学上讲,越是内涵丰富的概念,则外延越是狭小,反之,越是外延丰富的概念,则其内涵越是苍白。

  的的确确,《易经》的“简易”精髓正在于此。一个“阴阳”的概念,包含了多少精深的至理!一个三维空间的组合(每一个卦象的三层)又包含了多少的数理和自然知识!

  三横为乾,那是怎样的一种至刚至阳?三断为坤,那是怎样的一种至阴至柔?

  天与地的世界里,人的加入不能不说是这个世界的变数所在。人们至今把握住其中的规律了么?“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外”的三十六计;五味调和的烹调之道;“水到渠成”的工程技术;“三省六部”的官制建设;“阴虚火旺”的医药调养;“左进右出”的交通建设;“长短结合”的通讯方式……太多太多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就是从这开始,并一直在不断向前,深深影响着中国,深深影响着世界,深深影响着人类文明的日新月异的。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