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时报》称,有人批评奥巴马去年没有因为叙利亚动用化学武器而对叙动武,这发出了美国可以坐视本国的红线被肆意逾越的信号,这种批评也让奥巴马疲于应对。奥巴马认为自己的“遗产”在于让美国从痛苦的反恐斗争中抽身退出,并建立更可持续的安全定位。批评者称,奥巴马斗不过普京、习近平、巴沙尔等人。美国“政治”新闻网说,奥巴马一直面临着拿出外交政策方面的“奥巴马主义”的压力,他曾概括勾画出美国实力愿景,即“不指望总是夺取重大胜利,但一定要避免错误”。而28日奥巴马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将使奥巴马有机会就其外交政策哲学做最全面深入的表述”。
12年前,也是在这个时间和这个地点,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明确“9·11”恐怖袭击后美国的反恐战方略,该战略在过去10年基本占据美国政策的主导地位。《华尔街日报》称,奥巴马的西点演讲或许会让小布什2002年西点演讲的政策告一段落。
“未来最重要的问题是美国如何领导世界,”奥巴马28日对台下的西点军校学生说,他的底线是,美国必须领导世界,如果美国不行,别国也不行,而军力是这种领导力的支柱。他警告美国不能卷入对外战争,称并非所有问题只有军事一个选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者余万里28日对记者说,奥巴马这次演讲体现了他的主观立场。美国的军力在全球范围的优势地位仍在,并且是现有的全球体系的强有力支撑者。余万里表示,从2008年竞选时,奥巴马就反对单纯依靠军事力量的外交政策,认为这对美国的损害很大,这个观点一直延续到今天。美国“政治”网站称,奥巴马的演讲阐述美国如何走出伊拉克和阿富汗,进入与世界接触互动的新阶段。
一名白宫官员此前就奥巴马西点演讲表示,奥巴马将更新其外交政策是“干涉主义和国际主义兼备的,但不是孤立主义或单边主义的”,美国“政治”新闻网解读说,就是不太火暴,也不太冰冷,刚刚好。
奥巴马政策严重错误!中俄同盟成美最大恶梦
前日本外务省官员佐藤优在日本《体育报知》上撰文称,普京访问中国表面上是要谈能源出口,实际是在俄因乌克兰危机陷入更加孤立状况下,俄中强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合作姿态。美俄关系今后还会恶化,中国试图将俄罗斯纳入反日统一战线中。“美国能否停止俄罗斯的亚洲能源政策?”美国国家能源安全理事会高级顾问盖尔拉夫撰文建议,美国应该与亚太地区的政府(中日韩)合作,逐渐将天然气市场转变成气-气竞争,而非俄罗斯垄断。此外,华盛顿要努力把中国和印度纳入国际能源机构。
而对美国的遏制政策,俄罗斯以强硬态度回击。俄副总理罗戈津13日表示,6月1日俄可能暂停在俄境内美国11个GPS地面站工作,之后全面停止。罗戈津还表示,可能停止向美出口火箭发动机,同时,2020年后不打算延长空间站寿命。
“别把中俄弄成反美联盟。”美国卡托研究所研究员德·卡朋特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撰文称,美国正处于外交政策严重错误边缘,那就是同时得罪两个大国。卡朋特建议美国改善与俄中关系,并认为,如奥巴马做不到,至少要明确只把一个作为最主要对手,而不要同时与两个大国都关系恶化,“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就是美国无意中协助修复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俄关系的裂痕”。
14日,五角大楼迎来中国总参谋长房峰辉。德国《杜塞尔多夫晚报》分析称,目前美国力邀中国总长访美,还参观美国航母,两大军事强国之间关系有所改善。在乌克兰危机和中日岛屿争端的敏感时期,中俄之间合作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受关注,美国特别担心中国站在俄罗斯一边。俄罗斯《独立报》称,华盛顿企图以此向北京献媚来孤立莫斯科,企图通过深化中美军事合作阻挠中国和俄罗斯接近。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周琪1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大国关系的角度来观察,美方的确产生了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安全担忧,感觉在一些问题上把中国“推远了”,让中俄在越来越多的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更多的“政策协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韩国《世界日报》14日评论称,虽然美中两国在南海问题上正在持续进行尖锐的外交攻防,但在军事领域两国间的对话却在加速进行,“对立、牵制中谋求均衡、合作”的美中关系架构正越来越具体呈现。目前美中两国虽然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相互批判,但有一点是双方都明确的,那就是避免中美直接军队对决。房峰辉访美正值中美最近外交攻防加剧的情况下,两国军方有可能持续展开“桌面下的对话”。
在亚历山大·尼尔看来,尽管美国防长不久前访问北京时与中国官员发生“激烈口角”,但这次房峰辉依然保持与美军对话与往来的行动“令人感到鼓舞”,因为这说明中美军事关系的理性和成熟。据他分析,房峰辉会向美方强调“不要插手南海问题”,并就乌克兰局势的前景与美方进行对话。预计美方会给中方施加压力,期望中国在乌克兰等地区安全局势问题上不要跟着俄罗斯的政策“走太远”。
美国知名亚洲安全问题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对透露,在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访美期间,美中两军有可能签定两个对两军行动有重大意义的协议:一个是设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另一个是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她说,如果协议能达成,将是两军避免误判导致的冲突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房峰辉总长今天抵达圣迭戈,开始访美行程之际,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葛来仪在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美中关系的亮点之一是军事关系,因为习近平在担任中国中央军委主席后不久,就指导解放军与美军改善关系,避免误判,扩大利益重合领域的合作,美中两军联合演习得以扩大,今年解放军将首次参加在夏威夷举行的“环太平洋联合军演”。葛来仪透露,双方有可能在房将军访美期间,就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达成两项协议,如果成功,将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她指出,这两个协议最初是去年加州阳光地峰会时,由习近平提议的,两军从那时起就此展开谈判,据她所知双方的差距在缩小,有可能在房总长访美期间签署协议。她说,虽然这不会解决美中两军关系中的所有问题,却是两军关系的重大进展,特别是对于两军避免误判导致的冲突而言是重要的成果。近年来,随着中国海军实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中美舰船邻近行动的概率增加,两军舰船遭遇的情形时有发生。有媒体报道,美军“蓝岭号”军舰近期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与中国军舰有过抵近遭遇。 葛来仪指出,以往在临近中国海岸线的地方已经看到事故,美国不会在侦察行动方面向中方让步,但美方坚持行动安全,希望这些协议的达成有助于行动安全。最近在青岛举行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也由与会成员签署了“避免海上冲突规范”,就签署国海军无预警相遇时,如何调遣和沟通做出指导。各国海军被要求在不同情况下发射相应的绿黄红信号,手册中还列出英文名词对应表。葛来仪认为,这份规范文件如果实施,会有效地增加各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活动的可预见性与稳定性,是一个很好的进展。
谈起房峰辉总长此次访美的议题,葛来仪认为,南海局势应当是首要议题,因为最近中越在西沙群岛附近的争执有明显的危险。朝鲜问题也是焦点,因为朝鲜有再进行导弹发射的风险,美中探讨如何合作应对很重要。此外双方还会讨论两军未来几年的交往规划,以及即将举行的“环太军演”等。“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在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房峰辉总长来访反映了双方对改善军事关系的持续承诺和努力。
美中政府最互不信任的就是军方,如果能改善两军互动,减少互不信任,会为两国关系提供更好的基础。这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只能一步步来,既要对话也要行动,逐渐积累信任。会见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房总长在中国军队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