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省红十字会联合省文明办、省公安厅、省人口计生委启动“仁爱中华圆梦一家”大型公益活动,在全省开展失独家庭和孤儿的帮扶活动。
夫妻均在45岁以上、无再生育能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失独家庭,以及年龄在3-10岁,身智健康的孤儿,都可报名参加。双方通过结对帮扶期间的了解、磨合相互满意的,可由民政部门确认收养关系后,由公安户籍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孤儿落户、姓名变更等手续。
活动经本报等媒体发布后,来自全省的1000多个失独家庭前来咨询,32个失独家庭和35名孤儿报名,最后仅2个家庭确定“试养”。其中一个家庭收养近3年,为办理收养法律关系一直在奔走,而另一家不愿接受媒体采访。
失独家庭收养一个孩子,为何这么难?
“妈妈,我们走这边。”一个3岁的小女孩,踩着台阶往上跑,50多岁的妈妈跟在身后一路小跑。更远的后面,爸爸踱着慢步,眼睛却始终紧盯女儿飞奔的背影。
在长沙市天心区白沙井边,经常可以看到这一家三口的身影。妈妈王翠英51岁,爸爸朱建辉58岁,孩子并不是他们亲生的。
7年前,儿子小君因车祸去世,全家陷入悲痛。直到2011年4月,孤儿萱妹来到,家里才渐渐有了暖意。只是,萱妹一直没能上户,为了这事,他们已跑遍了长沙各个部门,没有任何进展。
去年9月,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找到朱建辉夫妇,称“圆梦一家”活动或许能帮助解决法律上的问题,夫妻俩立即报了名。
1月19日,朱建辉对记者说,正等着事情进一步解决,现在就盼着“圆梦一家”活动,能帮助一家三口解决这个难题。
儿子离世,家庭破碎
如果小君还在,他已经27岁了。“他长得好,人也乖,特别孝顺。”每当想起儿子小君,王翠英的心口就疼得厉害,眼泪直流。
2007年10月10日,王翠英正张罗着小君20岁的生日,小君骑着电动车去送快递,路上遭遇车祸,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我不相信,现在都不想相信。”夫妻俩崩溃了,朱建辉每天喝酒麻痹自己,王翠英每天哭。
一年多之后,夫妻俩尝试着再生一个孩子,花费几万元之后,希望落空,在医生劝说下,无奈放弃。
送来女婴,重燃希望
“我真的绝望了,不知道活下去的意义在哪里。”王翠英说,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再拥有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