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质疑,公务员聘任制打破“铁饭碗”的功能并未得到很好发挥。深圳试点以来聘任公务员已超3000人,队伍相对稳定。2010年后大批入职的聘任制公务员尚无被辞退者。2007年以来,只有20余位聘任制公务员因自身意愿等原因主动辞职。
都把“终身制”变成“合同制”了,聘任制为什么还打不破“铁饭碗”?
“公务员聘任制与打破‘铁饭碗’,其实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梁玉萍指出,公务员的岗位分工和职责千差万别,以往都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管理,造成了各类公务员都要靠在行政序列中谋求职务、官位,才能找到上升的渠道。“聘任制的出台,其实更主要是解决了分类管理的问题。”
以深圳为例,在推行聘任制的过程中,将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三类,并为后两类建立独立的职务序列,工资待遇不再与行政职务级别挂钩。这意味着这两类公务员将不必再通过仕途来体现自身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政府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认为,聘任制让政府可以直接选用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而不必在公务员队伍中自己培养各方面专家。
“分类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公务员队伍更为廉洁、高效、专业。”梁玉萍说,队伍的稳定性在任何单位都是主流,而且聘任制公务员也是公务员,也有编制。“所以说,不能简单地把聘任制当成‘铁饭碗’的天敌。”
会不会形成新款“铁饭碗”
既然公务员聘任制不是为了退出而推出,而根据规定,聘任制公务员只有在考核不合格时才不再续聘,并取消公务员资格,也就是说,考核合格的自动续约。那么,公务员聘任制会不会催生新的“铁饭碗”?
“新款‘铁饭碗’会不会出现,板子不能打在聘任制上。”萧鸣政说,现行公务员法对公务员一直设有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例如“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等。他强调:“别的问题暂且不说,如果现行的法定考核机制都不能充分激发公务员队伍的活力,那么不管实行什么制度,都形同虚设。”
竹立家表示,打破“铁饭碗”,关键还要靠政府职能转变。目前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还是太集中,权力附着了太多利益,这种局面不改变,公务员就不能转变成一种普通的职业,“铁饭碗”的弊病就不能消除,化解争抢“铁饭碗”和向“铁饭碗”转化的冲动,也就无从谈起。
公务员聘任制试点
2007年,深圳率先试水公务员聘任制,最开始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实施,2010年起推广到所有新进人员。与此同时,上海、福建、辽宁等地也积极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试点。
今年,福建首批聘任制公务员将陆续在漳州、厦门上岗,广西拿出高层职位聘任公务员,江苏正在制定相关办法,北京市也正在进一步研讨聘任制公务员的试点方案。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日前亦表示,人社部正就公务员聘任制制定相应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