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社区 > 历史 > 正文 >

揭秘: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

2014-06-09 09:31:2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很多人都知道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战败的历史。然而,较少有人知道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和爆发时,日本政府在中国秘密开展间谍活动,搜集了大量重要情报,而清政府的反间谍...

  与此同时,泷川具和也乘帆船从塘沽出发,沿渤海岸北行。他沿海岸线游历,历时一个月,对沿岸各海口的水深、有无沙滩、海底是泥沙还是岩石、民船数目、运输情况等,都作了详细的侦察和记录,为日军日后在北戴河附近登陆选择了合适的地点。

  小间谍宗方小太郎受到天皇召见

  1894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两国军队在朝鲜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激烈较量。日本驻天津领事馆撤走后,出自于荒尾精门下的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将自己伪装成中国老百姓,来往于威海、旅顺之间,窥探中国海军的情报。8月中旬后,由于平壤战事紧急,清政府决定向朝鲜再派援兵,由招商局的5艘轮船运送总兵刘盛休的铭军12营6000人入朝。为防止日本舰队袭击,李鸿章电令北洋舰队主力护航。停泊于威海附近的“镇远”号等14艘军舰投入出征准备。

  宗方小太郎在威海得知北洋舰队的出发时间,立即将其开赴朝鲜的具体日期电告日清贸易研究所的根津一。根津一马上发给日军大本营。日军大本营即派日本联合舰队出发,9月15日到达朝鲜黄海道大东河口附近。这就为9月18日的黄海海战作好了准备。此后不久,宗方小太郎被召回日本。他穿着中国服,接受天皇的召见。陆军大将本庄繁评价宗方说:“日清战争之时,他密行威海卫军港,详细侦察敌情,对君国作出极大贡献。”

  腐败清政府反间谍不力终尝苦果

  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清军搜出日军俘虏进攻山东半岛时携带的一张地图,上面村、路、炮台、营房、山、河、井、树都画得十分清楚、详细,一目了然。对于日本间谍的活动,张之洞等有识之士十分忧虑,纷纷上书,就反间谍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一是反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保护日本间谍。甲午战争爆发后,一些日本间谍躲在租界内得到各国尤其是美国的袒护。一些间谍被捕后,也有外国使节为其说情。针对这些情况,应严查间谍,美领事不得袒护。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