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俄陆军也开始大打“逃兵战役”,许多逃兵在此期间被抓回部队。据俄罗斯《红星报》报道,俄罗斯陆军统帅部与执法机关共同组织追查逃兵的行动。
据美联社报道,3月22日英国一法庭做出决定,一位因质疑伊拉克战争合法性而拒绝参战的英国空军军官将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英国法院作出的判决称,其将面临包括拒绝接受合法命令在内的五项起诉,可能会被处以5年以上的监禁。
民众声援 逃兵成为反战斗士
“一切军事上的远征,都是文化上的彻底失败。”美军在伊拉克人心尽失,“荣誉、梦想、牺牲”在美国式的反恐战争中构成了一道虚幻的光环,而在光环的背面则是挥之不去的浓重阴影。美国赢得了在伊拉克的战争,却无法赢得这场失去人心的战争。正因如此,美国民众给予这些逃兵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而非鄙视和责难。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3周年。全球200多个城市都在同日举行抗议活动。组织者说,这是美、英等国家和伊拉克首次举行相互协调的示威游行。
在这种背景下,美军逃兵事件不再仅仅是数字上的多寡,而更多地折射出美国军人乃至民众观念的变化。有些逃兵在受到惩罚后,反而成为更加坚定的“反战斗士”。
治愈痼疾 解铃还须系铃人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靠战争带来无限荣耀的美国军人,也因“名不正”且“行不端”的伊拉克战争而黯然失色。几年来,美军在伊拉克一直遭受着强烈的抵抗,从而使这场战争成为继越战之后美军第二个“伤心之战”。美军荣誉感和吸引力的丧失有着多种原因,毫无疑问,怕打仗、怕打不得人心的仗,才是美国士兵对军队说“不”的主要原因。
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打响第一枪起,就是一场争议之战。随着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理由不成立,以及布什不久前公开承认,伊拉克战争是建立在假情报基础上的,他本人受到了误导,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美国民众和美国士兵油然而生一种上当的感觉。
同时,伊拉克战争也是一场大大影响美军名誉的战争。自开战以来美军始终丑闻缠身,尤其是引起世界舆论哗然的虐俘事件,更是令美军在全世界面前颜面扫地。这一切都无形中削弱了曾培养出艾森豪威尔、巴顿及麦克阿瑟等赫赫名将的美国军队的凝聚力。
当前,美国实行的是志愿兵制,加入军队并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而对于习惯了安逸、富足生活的美国本土居民而言,伊拉克就像是梦魇,对死亡的本能恐惧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士兵极其厌倦军旅生活。一份民意调查显示,美国畏惧当兵的人比4年前增加了近一倍。从这个角度看来,美国军方如果继续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只是一味地通过加紧征兵、延长兵役期限、严重整治逃兵等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