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斯大林首肯了金日成发动军事进攻的想法,这是为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开的第一个政治绿灯。5月,金日成到中国向中共通报北朝鲜将发动军事进攻,中共向苏联询问,苏联方面给毛泽东发电“这个问题最终必须由中国和朝鲜同志共同解决,如果中国同志不同意,则应重新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电报说的很清楚,中共是有否决权的,如果中共不同意,金日成就不能发动军事进攻。然而中共没有行使否决权,也就是说中共为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开了第二个政治绿灯。不仅开了绿灯,最高领袖还表示必要时将以武力支持朝鲜统一:我们打算在鸭绿江边摆上三个军,帝国主义如果不干涉,没有妨碍;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也不管;如果过了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最高领袖的明确表态是导致后来出现“抗美援朝”的一个关健性步骤,这种以武力撑腰的支持态度对金日成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这一表态确定了中国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是只准北方向南边打,不准南方向北边打,这就道明了朝鲜战争的本质。决定中国打不打的红线是三八线,这一既定军事策略成为后来最高领袖定下出兵决策的根本依据。
60年以来存在着一个凡是,即凡是有关“抗美援朝”的都是光辉的、伟大的。凡是论的维护者以金日成发动进攻前没有通知中国为依据,论说中国“抗美援朝”是被迫的,不得已而为之。金日成进攻前不通知中国只是一个战术问题,在战略上毛泽东、金日成早已达成君子协定──“如果过了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如果当初毛泽东对金日成的表态是“中国饱经战乱几十年了,需要休养生息,我们不反对你们发动战争,但打起来后中国一个兵也出不了,也给不了什么物资援助”,那么朝鲜战争只会停留在金日成的头脑里,而不会出现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书上。对朝鲜战争问题,最高领袖说过:我们三驾马车,有两匹硬要往前拉,第三匹马也没有办法。其实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三驾马车,有两匹要往前拉,第三匹马不想动,那两匹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