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日本是对中队威胁最大最多的国家,对中国发动很多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从很多地方打击中国,想瓦解中国的防御,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一直受到日本的窥视。多次想得到台湾,清末的时候,又对台湾开始的侵略。自明治维新以来采取富国强兵政策,而窥探向外发展时机的日本,终于乘邻国朝鲜所发生的东学党之乱,毅然于一八九四年出兵朝鲜,而与自任朝鲜宗主国的清国展开战端。同年八月一日,日清两国宣布战争,而战况趋向不利于清国。日本军于十月二十五日渡过鸭绿江,攻陷九连城、安东,并于三十一日占领凤凰城。次年一月间攻陷山东省一角,二月间掌握了威海卫及周围,并降服了北洋舰队。三月间,除占领澎湖岛之外,在北方集结军队于辽东半岛大连,经攻破山海关之后,形成直冲北京的态势。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命广东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率兵两营、福建水师提督杨歧珍率兵十营渡台,加强台湾防御。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南北延伸约三百八十公里,东西宽约二十至一百五十公里,面积三万五千七百六十平方公里,山地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刘永福至台北后,又增募六营,共八营,仍号“黑旗军”。刘永福奉命帮办邵友濂军务,但不久邵友濂署湖南巡抚,清廷以布政使唐景崧署理台湾巡抚。唐景崧派人回广东招募散兵游勇,作为亲军,驻守台北,而令道员林朝栋率部守台中,令刘永福率部守台南,台湾清军共有三万三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