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韩国攻击快艇发展史:“虎头海雕”快艇曾被朝鲜击沉

2014-06-07 16:23:29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2002年6月29日上午,韩国海军与朝鲜海军在朝鲜半岛西部韩国单方面划定的海上“北方界线”北侧的延平岛海域爆发海战。按韩国方面的说法,当日上午10时,两艘朝鲜炮艇越过“北方界线”进入韩国海域,10时25分,朝鲜...

  “白鸥51”号长51米,宽7.3米,吃水2.9米,标准排水量225吨,满载排水量245吨,使用一台通用动力公司的LM-1500燃气轮机作为高速主机,两台VT-12-87-M柴油机作为巡航主机,最大航速40节,在16节航速下续航力为1700海里,编制舰员25人。该艇保留了“阿什维尔”级炮艇位于艇艏的MK-34型50倍口径76毫米单管炮,这种火炮是美国海军二战后标准的76毫米炮,另有双管型,最高射速45发/分,对海射程12.7千米,以防空为主要任务,在炮塔中央装有MK-63火控雷达的抛物面天线,这种雷达对空效果不错,但无法分辨海浪产生的杂波,对海效果较差,所以该炮虽有全自动模式,但一般都有炮组成员在炮塔中操控,故而在炮塔左侧设立了一个带玻璃钢护罩的观察台。该艇的上层建筑分为三层,采用美式快艇常见的整体式设计,约占全艇长度的三分之一,舰桥正面是垂直的弧面,只有驾驶室部分后倾以便排出海浪和雨水,驾驶室装有7块矩形观察窗并带有擦刮式雨刮器,德国发展的快艇则更喜欢离心式雨刮器。驾驶室后方为封闭的航海舰桥,再往后为一根低矮的单柱桅,桅杆两边有各有一座双联装12.7毫米机枪,以上舱室设备加上艇长住舱等占据了大概半个上层建筑,后半个上层建筑则分给了动力系统。由于该艇采用柴燃交替动力,燃气轮机需要很大的进排气管道,“阿什维尔”级艇在桅杆后为燃气轮机设计了一个矩形窗,之后为大型圆锥状排气道,这个排气道两边还各有一根细得多的柴油机排气道。在艇体方面,该级艇用高强度钢制骨架,船壳则为铝制,为典型的排水型艇,艇艏侧弧为当时常见的S状,水下部分较为尖削,侧面有明显的折线,上层建筑为铝和工程塑料等复合材料。改为导弹艇的“贝尼西亚”号撤出了艉部的博福斯40毫米炮,在两舷串列安装了共4枚RGM-66D舰对舰导弹,这种导弹的原型为RIM-66B“标准”舰对空导弹,在越南战争时期,为了弥补“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不足,该弹被改造为空射的AGM-66D反辐射导弹,接着又从天上回到海面上,成为RGM-66D舰对舰反辐射导弹,成为美国海军第一代实用型反舰导弹。在RGM-84“鱼叉”专用反舰导弹服役前,美国海军的导弹反舰任务就只能依靠这些半路出家的舰空导弹,舰空导弹反舰,虽然射程和威力都有不足,但却拥有比一般舰对舰导弹更高的速度和机动性,对高速艇的打击效果不错,韩国海军引进“贝尼西亚”号也正是看重了这点,另一方面,通过与以色列等国的交流,韩国海军发现P-15导弹的机动性较差,巡航高度较高,容易被发现和规避,同时该弹的圆锥扫描雷达的精度虽高,但对小型舰艇的识别能力不强,抗干扰能力更弱,可以发展高速艇通过电子干扰和机动规避躲开对方攻击,然后高速接近发动导弹攻击,最后利用更强的火炮火力解决对手,这种思路与“赎罪日”战争中以色列海军采用的作战模式如出一辙,经过以色列海军的实战检验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克制朝鲜海军的“黄蜂”和“蚊子”。

  或许是因为对反舰导弹的威力认识不够深刻,韩国海军原计划除购买“贝尼西亚”号外,再向塔科马公司订购三艘同级艇就结束这个计划。但在1971年12月4日到5日,印度海军使用的205型导弹艇突入到卡拉奇港附近,击沉击毁了巴基斯坦海军“哈巴尔”和“巴德尔”号两艘驱逐舰,这两舰都是从美国得到的“基林”级驱逐舰,该型舰也是韩国海军水面舰艇的主力,同样装备205型导弹艇的朝鲜海军也可以轻易摧毁韩国海军中的同型舰,韩国海军只好再向塔科马公司订购了5艘艇,最后决定在韩国设立合资船厂,即后来的韩国塔科马公司,由美国塔科马公司转移技术,在韩国建造后5艇。塔科马公司拿出的新方案就是PSMM MK5型,该方案是在“阿什维尔”级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于大致相同的艇体和基本布置的专用出口方案。或许是对“白鸥51”号的高速性还不是很满意,韩国海军把动力设备提升为全燃联合动力,一口气安装了6台TF-35燃气轮机,没有柴油机,输出功率达16000马力以上,艇体加长到53.7米,满载排水量上升到268吨,最大航速虽然保持在40节水平,但从静止到40节的最高航速仅需要30秒,加速性之好令人咋舌。由于采用了全燃动力模式,需要更大的气流量,该艇的上层建筑也做了修改,正面改为后倾,驾驶室部分改为前倾,上层建筑后半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将燃气轮机进排气道整合在一起,在驾驶室后加装了以座四脚桅,用来安装AN/SPS-58对海搜索雷达,火控雷达为AN/SPG-50型,并装有MK-33箔条干扰弹发射器,后面的柱桅也被改为大型四脚桅杆。前三艘艇的火力配置同“白鸥51”完全相同。在美国建造的“白鸥52”号和“白鸥53”号于1975年服役,“白鸥55”号于1976年服役,舷号分别为352,353和355。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韩国海军非常忌讳在舰艇舷号中出现四和零这两个数字,故而在编列舷号时跳过了“354“,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舰艇上,如“白鸥”级后5艘就没有360的舷号,“虎头海雕”级炮艇中同样没有带四和零的舷号出现,这种情况直到20多年后PKG-A大型导弹艇4号艇“黄道显”号出现才得以改变,该艇的舷号为714,这些都是后话了。在韩国国内建造的后5艘艇一般被称为PSMM MK5后期型,这些艇将原有的美制MK-34型76毫米单管炮换成了意大利奥托梅腊拉公司生产的76毫米紧凑型舰炮,射速更高,性能也更为优良,RGM-66D导弹也换成了专业的RGM-84“鱼叉”反舰导弹,4枚导弹以双联装形式分别指向两舷,导弹尾焰直接排向海面,避免了对船体甲板的烧蚀,也使得这5艘艇可以在艉甲板上安装一门KCB双联装30毫米半自动炮,全部艇从1976年2月到1978年间全部完工,值得一提的是,RGM-84导弹在1978年才正式服役,在这几年间,大部分白鸥级导弹艇都是作为炮艇存在的。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