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也存在很多问题。机舱里挤满了各式各样的机器和设备,显得拥挤狭窄。应用现代新的科技成果,这些设备的尺寸可以大大缩小。由于机内设备重而大,A50油箱不能完全注满燃燃油,以防起降时飞机超载。当然,A50上安装了空中加油设备,然而机首部的受油管实际上不能使用。乘员们无法消除机上强烈的噪音和超高频辐射,他们对生物防护知识知之甚少。机器设备的可靠性未臻完善。在飞行中,工程师不得不来回折腾,把机件从一个舱搬到另一个舱,每次都要拧下支架螺丝,拆下电缆。A50的15个乘员们工作时往往要在天空渡过很多小时,但机上缺乏可供乘员们短暂休息的地方。
“A50开始批量生产时,除了用现有的伊尔-76运输机改装,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总设计师伊万诺夫说,“至于噪音的排除,并非易事,目前是采取让成员带上甘油充填物耳机的方法。”据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的结论,机上的甚高频辐射不高于规定购标准。
A50确实成了俄军预警机的中坚。它扬名世界是在车臣战争期间。那是1996年4月22日凌晨4时,A50预警机截获了杜达耶夫与他人之间的手机通信,然后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准确地测出了杜达耶夫所在位置的坐标。几分钟后,A50预警机指挥俄罗斯空军苏-25飞机在距目标40公里的地方发射了两枚DAB-1200反辐射导弹,将正在进行卫星通话的杜达耶夫炸死。
A50“中坚”近年又有较大改进。改进型“中坚”叫A50U。主要改进是采用直径9米的全向旋转雷达天线罩、3坐标脉冲多普勒雷达、计算机系统及数字分系统,加强情报处理、目标识别、无线电通信(包括卫星通信)及精确导航等功能,因此其探测目标距离和跟踪目标数量均有所增加,提升了对飞行目标的预警能力和抗干扰能力。A50U“中坚”还具备俯视能力,可在杂波背景中探测到远距离飞行的轰炸机及巡航导弹等目标。它采用较低的垂直尾翼,提高了飞行稳定性,其起飞重量达210吨,携带的燃料更多,作战距离更远,巡逻时间从4小时增加到6小时。它可对敌无线电电子对抗武器进行确定与跟踪。原来在A50机上存在的强烈噪声和超高频辐射问题也有所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