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国际军情 > 正文 >

美军航母的使用战略正在发生变化

2014-06-07 17:27:53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在当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航母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但它仍然不可替代,并在未来战争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航母作为海上浮动机场,相比陆上机场,优势在于作战使用的灵活性...

  白宫终于承认 美军战机被中国神秘武器击落

  美国政府有一个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组织(简称NRC),全面统管情报搜集工作,该委员会主席由总统担任。在这个委员会的领导之下,美国的情报系统全速运转。

  自1952年美国国家安全局成立之日起,对华谍报就一直是该局最优先的重点之一。

  美国共和党政府派遣的驻华大使,几乎都具有CIA背景,最为人所知的两位就是老布什和李洁明。美国拥有的情报人员约20万人。尽管如此庞大,但为对抗所谓“来自东方的威胁”,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仍然大量招募特工,在华人报纸上大做广告,积极劝说华裔加入该组织,提供的职位起薪有的高达9万美元。据悉,美国还计划派出更多的情报人员搜集中国情报。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海军EP-3型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附近海域上空进行侦察,中国海军航空兵派战机进行监视和拦截,结果两机相撞,造成了震惊世界的中美撞机事件。

  实际上,美军EP-3型侦察机早已在日本筑巢,成为美军从空中获取中国军事情报的重要平台。美国飞机在中国上空的侦察飞行,早在1951年1月就已开始,而且尤其重视刺探中国核项目的实施情况。美国侦察机一度定期在中国本土上空进行侦察飞行,但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中国一直在和美国的空中间谍飞机作斗争,曾提供了“至少消灭美军18架侦察机”的令人信服的证据,不过美国只承认损失了9架。

  “黑鸟”侦察机同样对中国“感兴趣”。它是上世纪80年代末全球飞得最快、最高的飞机,机上有先进的间谍仪器,服役至今从未被击落。“黑鸟”飞行一小时,即能把26万平方公里内的景物摄下。1967年,中国首次“东风”2号核导弹试爆后8分钟,美国总统约翰逊的桌上已有了“黑鸟”窃取的机密情报。

  RC—135是美军专门执行空中电子侦察任务的飞机,其巡航速度为每小时960公里,机上27名电子侦察操作人员分别负责雷达、通信和照相侦察三大系统。机上还有红外探测器和前视雷达,探测距离达238至370公里,可在360公里内分辨出3.7米长的物体。

  1996年3月,中国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期间,美国空军第55侦察机联队的1架RC—135S侦察机,自美国本土奥福特基地起飞,到达了中国东海上空,以刺探、搜集中国导弹发射演习的相关情报。

  海上盯住中国三大舰队

  一直以来,中国周边海域都是美军的重点侦察方向。出动舰艇实施海上抵近侦察,始终是美军的惯例性行动。

  依据侦察对象和目的的不同,美军在黄海、东海、南海方向的侦察侧重也有所区分——黄海方向,主要针对中国海军北海舰队,侦察内容包括中国核潜艇出海通道附近的海底地形地貌、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海流、潮汐等海洋环境信息;东海方向,主要针对中国海军东海舰队,“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基洛”级潜艇、039常规潜艇等打击力量的动向,更是美军侦察船的监视重点;南海方向,主要针对中国海军南海舰队。

  目前,美军共拥有专业军事侦察船20余艘,隶属于美军海军司令部。根据任务不同,这些侦察船可分为综合测量船、水声探测船、海洋地质勘测船、电子侦察船等。它们的任务是准确详尽地获取海底地形、海底地貌、海底浅层剖面、海底表层地质等多种战场信息。

  美军“无暇”号水声侦察船、“鲍迪奇”号等综合侦察船,始终是中国海区的常客。其中“鲍迪奇”号(T-ACS62)每年都会在中国的黄海、台湾海峡水域实施多次情报侦测和搜集活动,该船装备有多波束测深仪、宽波束浅穿透测量声呐等大量侦察设备,具有极强的综合情报搜集能力。

  每当中国海军进行导弹试验或大型军事演习时,号称“海上情报吸尘器”的美军导弹监视船就会“如约而至”,对中方舰艇、飞机的电子设备技术性能、无线电通信、导弹发射参数等情报进行搜集和监视。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