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提及“亚太再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阐述余下两年多任期外交重点的演讲中,奥巴马没有一个字提及被视作他外交重点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联社报道,或许是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回应批评声,奥巴马从更宏观角度阐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角色,从而没有提及“亚太再平衡”。从现实角度讲,叙利亚冲突、伊拉克暴力形势、美伊核对话、巴以和平进程以及乌克兰危机,都从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奥巴马政府对亚洲战略的关注度。
这与他2011年11月在澳大利亚的另一次外交政策主旨演讲形成鲜明对比。那次演讲中,奥巴马高调阐述美国的亚太战略,称在21世纪的亚太地区,“美国正全面参与进来”。
不过,奥巴马还是对亚洲事务略有提及,或许给美国的亚洲地区盟友带来些许宽慰。他说,地区争端如果最终影响到美国盟友,“不管是乌克兰还是南中国海,或者世界其他地方”,可能会招致美国的军事行动。
奥巴马也承认,国会参议院至今没有批准旨在定义各国对海洋资源使用的权利和义务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因此无法致力于帮助解决亚洲地区海上争端。
不少批评者未被说服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奥巴马及其助理先前已经零碎阐述过这次演讲中的不少观点和主张,如今只是将这些内容“糅”成一篇连贯的外交政策展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国家安全事务分析师彼得·伯根认为,奥巴马在这次演讲中所阐述的外交政策理念可以简要归纳为:将美国使用武力的前提条件约束至保护美国核心利益;尽量保持理性,抵御这个国家可能因被激怒而动用武力的诱惑,避免伊拉克战争那样因盲目动武而招致的沉重代价。
对于奥巴马“非军事”选项的辩解,不少批评者显然没有被说服。
“现在有一种普遍担忧,在奥巴马领导下,美国正处于撤退模式,”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资深成员、共和党人马克·索恩伯里说,“这个总统即使有演讲天赋,也改变不了他在军事上软弱以及在世界上失信的现实。”
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认为,奥巴马故意将批评者描述成“好战分子”,来摆脱他外交政策给外界留下的软弱印象。“不幸的是,总统先生扮演两种极端观点之间的理性角色,暗示他政策的唯一替代方案就是在全球各地单边使用武力,”麦凯恩说,“事实上,没有人这么认为,这样暗示的做法并不诚实。”
位于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戈登·亚当斯认为,奥巴马所说的话言过其实,已经超出美国力所能及。
“我们(美国)应该是不少问题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要让我们相信我们能通过武力或者善意解决这些问题,只是一个神话,我们再也没有这样的能力了,”亚当斯说,“这不是美国的衰退,而是全球系统本身的再平衡。”
美媒体揭短
奥巴马政府五大外交头疼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于奥巴马在西点军校2014年毕业典礼上发表外交政策演讲前刊文,列举奥巴马政府在外交领域无法回避的五大头疼事。
俄罗斯:新冷战“不实际”
CNN评述,自从乌克兰爆发政治危机、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后,俄美关系紧张迅速成为奥巴马政府主要的外交危机。美方如何处理与俄关系已经开始考验奥巴马政府的勇气以及美国与欧洲盟友的紧密程度。
乌克兰危机导致西方阵营与俄罗斯严重对立,触发外界对“冷战”卷土重来的忧虑。西方对俄罗斯施以多轮制裁,并且取消了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八国集团峰会的计划,以七国集团峰会取而代之。
美国政府官员声称,俄罗斯经济正在经历由制裁带来的痛苦。但就在本月,俄罗斯与中国达成天然气合作协议。《华尔街日报》分析,俄中天然气协议的意义已超出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