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回归亚太,加上日本要建立“正常国家”,南海问题就成为美日制衡中国的支点。越、菲等南海附近的小国也必然会抓住机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外界以为亮出“文明狮子论”的习近平将以“守势”处理南海问题,进而错判为中国首选“息事宁人”的路径,观察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外界对其中的“不惹事”一语进行了过多地想象,而对“不怕事”一句的核心要义存在轻视,在核心利益上中国再三表明决不妥协实非妄言。
从出动军舰护卫,到决然用水炮射击来犯越船,再到国务委员杨洁篪率先向越南提出交涉,中国的克制行动本身蕴含着怒火。
事实上,与以往南海小国挑起南海事端、中国被迫以撞船还击不同,此次中国主动驱赶越南船只的细节,已明示中国改变应对方式,其背后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一经典思路的彰显,南海问题的攻守氛围和背景已变。
联想到今年年初,中国辽宁号航母编队到南海走一遭,震慑意味不言自明,中国航母编队巡航将成为南海地区的“新常态”。
习近平3月底访问德国谈到主权领土问题时,就曾明确表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扞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国外长也在3月份表示“我们绝不接受以大欺小,但也绝对不接受以小取闹”。
显然,针对南海某些小国一再无理挑衅行为,中国要的不只是军事震慑,而是不惜一战以制止南海地区主权被无休止挑衅。
战事准备应对 “某种危机升级”
中国历来坚持对南海海域拥有主权,但又主张有关各方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因此以往对有关国家在南海的活动都采取较忍让的态度。
不过,若越方继续派船只干扰钻井平台,难免擦枪走火。而如果越南像当年指望苏联威胁中国一样指望美国介入争端,又让人联想起它在1979年挑起中越边境之战后自酿的苦果。
接近中共高层的观察人士指出,中共的军队向来不打没把握之战,习近平2012年12月首次提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就是在视察防卫南海的广州军区时,当时习近平还登上战舰视察。
一直以来相关备战在各军种、各部队之间一直有序进行,中方的底线是一旦南海开战,则战之必胜。
外界注意到,中共新一届领导人强调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思想公布后,中宣部下属理论报刊《学习时报》2013年2月曾罕见地刊文表示,中国在争议海域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性。
文中有“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安全面临的威胁来说,发生举国迎敌的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可以排除,但发生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的危险性是不能排除的,后者最大可能是由某种危机引起并升级造成的。”对应现在中越海上争端以及绵延至越南本土的嚣张排华,“由某种危机引起并升级造成的”战事正有临近之态。
外界传言的中国部署在越南边境的部队进入三级战备状态虽然被低调辟谣,但网络上不时出现的“小道消息”,证实对相关事态的应急军事准备已在进行,中国既然已经在军事战略部署上重点应对南海或者是在东海可能爆出的局部战火,与挑衅不断的某些国家爆发战火应不出意料。
越南打砸抢烧在世界面前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