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时政要闻 > 专家评论 > 正文 >

胡鞍钢:台湾不应该借鉴大陆体制吗?

2014-06-07 11:43:3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3月29日,台湾反服贸抗议达到高潮,约有11万人上街参加游行示威。曾令部分台湾同胞引以为豪的民主体制完全失灵。

  今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修订本《民主决策: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我添加了一个附录:《踏遍青山,问计于民》,根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总书记自上任起至2013年12月末的400余天时间里,共用了39天,进行了14次国内考察调研,遍及全国1/3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七大军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为此,习近平特意到武汉去问老百姓,他也会听汇报,听专家意见,但最终还是要到实际去问农民本人的看法,领导人不仅有二手材料,还有一手材料。特别是在部队,他把这七大军区全走遍了,也体现了他的强军思想。

  戎抚天: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您后来的研究重点为什么转向了政治体制、领导体制这一方面?

  胡鞍钢:客观来说,我是属于问题导向型、挑战导向型的研究者。如果你看我这二十多年来的国情研究历史轨迹,我的兴奋点在不断地转移。比如,八十年代末我比较关心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四大问题,到了九十年代上半年的时候,开始关心五大关系: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沿海与内地关系、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国家和军队的关系。等到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失业问题凸显,我又开始研究就业与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后,又开始关注通货紧缩与扩大内需,然后又接着考虑西部大开发,更多地去深入讨论环境问题,我觉得有两个基本国策都是我们比较早期建议的,比如八十年代末建议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来应对我们资源短缺的既是短期又是长期性问题,第二个是在九十年代末又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环境产业,来应对我们环境保护问题,同样既是短期又是长期性问题,“十一五”规划都变成基本国策了。九十年代末期我们就提出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和思路,后来又变成了基本国策。到了二十一世纪以后,我们主要围绕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大的战略目标去研究设计,又涉及到更多方面了,而且这个十几年我们出的《国情报告》,十四卷二十七部,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基本是记录当今中国变迁的过程,而且是现场记录、现场分析、现场建议,后来都逐渐变成主要的基本国策。

  戎抚天: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按说是没有办法经受这么高的外贸依存度冲击,那么,您觉得中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胡鞍钢:我觉得关键在于中国的制度安排,比如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九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去调查研究,很快形成共识,做出4万亿元的一揽子刺激方案。这套体制能够非常有效地应对外部挑战。毛泽东时代,我们基本上是在封闭条件下进行国家治理的,老百姓也不知道世界发生什么事,但今天不一样了,信息非常透明,领导人可以很快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政策是否好坏、是否有效无效也可以通过实践很快检验出来。

  戎抚天:1989年我第一次到上海时,浦东还是一片稻田,当时提到要开发浦东,我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30多年过去了,浦东的发展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而回顾台湾这30年的发展,经济增长从10%下降到7%。根据我的观察,台湾经济模式是把农业生产改成家庭制,然后农业生产力提高带动工业生产,然后政府开始做公共投资,经济成长的更好了。在我看来,大陆也基本是这种模式?

  胡鞍钢:你说大陆改革可能有点像东亚模式,但还是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本质上还是共产党这套体制。但共产党选的这套体制,也不能叫威权体制,因为现在有时候政治学把威权体制称之为狗皮膏药,贴在蒋介石身上也可以,蒋经国身上也可以,李登辉身上也可以,贴在毛泽东身上也可以,贴到习近平身上也可以,但没什么学术意义或价值,如同一副狗皮膏药。大陆的这套体制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适应性、竞争性。邓小平1980年就提出判断一个国家体制好坏有三条:第一,经济上能不能赶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是指美国;第二,政治上能不能创造更高更切实的民主,这还是指美国;第三,在人力资源方面能否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