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不断催促日本归还冷战时期向日提供的331公斤武器级钚。事实上,日本的拥核野心早已路人皆知。331公斤钚在日本目前拥有的40多吨钚中,只是冰山一角。日本早就研发了H1、H2型运载火箭,并且成功开发出完全使用固体燃料的运载火箭,很容易改造为洲际弹道导弹。很显然,日本已经拥有充足的核材料、先进的核技术、强大的运载能力,如果真要跨过核门槛,恐怕最多只需要几周时间。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威胁,意图比能力更重要。我们必须看到日本一些人危险叵测的企图。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提出了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但是,扔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是日本人心头永远的痛,对日本人的影响也呈现两极分化。一种是坚守不战誓言,永不拥核;另一种则是一定要拥有核能力,才能避免再遭核噩运。从前面提到的事实看,前者仅仅反映了民众的情绪,后者才体现了日本的现实政策。在日本政治右倾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日本国内的反核力量和和平主义者能否抑制日本的拥核冲动,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前两天声称,在紧急情况下不反对美军携核武器入境。这显然是为打破“无核三原则”试水。
当然,日本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约国,要迈过核门槛绝非易事。其中,美国的态度至关重要,也非常耐人寻味。从官方立场看,美国一直坚决反对日本拥核,这次索要钚的态度也比较坚决。但不容忽视的是,美国这样的决心并非一以贯之的。如果美国真心要阻止日本拥核,就不会把几百公斤武器级钚给日本搞“科研”,就不会在冷战中委托日本处理核废料,助日提升铀浓缩能力,也不会在开发运载火箭方面帮日本的忙。据报道,日本在研发运载火箭的起步阶段,就曾得到美国德尔塔火箭的技术,H1火箭至少用了20%的美国技术。近几年,美国与日本在反导技术研发方面开展密切合作,进一步增强了日本的导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