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与空间技术周刊》1月27日一期发表题为《美国海军视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为更广泛威胁的一部分》的报道指出,在美国海军看来,中国1月9日对一种高超音速飞行器(HGV)进行10马赫速度测试,反映了其对未来战争的预见。一旦中国将这项技术交付使用,北京将拥有一种能够挑战现有导弹防御体系和扩大其弹道导弹打击陆海目标范围的武器,不过这种武器应用于进攻尚需数年时间,而且取决于目标命中和导航难题的解决。
报道称,这种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似乎标志着比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ASBM)项目超前了一步,而且可能表明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将要问世。美国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尔说,传说中的DF-26似乎是加装了HGV弹头(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DF-21,其射程可从2000千米增加到3000千米;还有就是DF-31洲际导弹,加装上述弹头后,射程可从8000千米增加到12000千米。
报道认为,在有些分析家看来,这一试验强调美国有必要将定向能武器投入战场,因为拦截导弹可能无法应对出现时没有前兆而且速度超过5马赫的目标。美国正在研制定向能武器,但是不清楚什么时候需要或可以交付使用。
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被五角大楼称为WU-14,是由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助推器送入太空的,之后重返大气层,滑翔速度高达10马赫。
报道指出,高超音速飞行器在进入大气层后可以执行拉起动作,以相对平直的滑翔接近目标。因此,它被发现晚于弹道导弹弹头;对它做出反应或未击中再次向它射击的时间较短。因为高超音速飞行器可以执行空气动力学操作,所以击中它的难度大得多——防御导弹必须在机动性上超过它才行——而且它可以利用精确制导奔向目标。滑翔扩大了导弹的射程,因此相对脆弱的弹道飞行中段可在离目标及其防御更远的地点出现。
美军发言人海军陆战队中校杰弗里-普尔(Jeffrey Pool)说:“我们例行监控外国的防务动作,我们注意到中国这次试验。但是对于我们有关外国武器系统的情报或评估,我不予置评;我们支持中国在防务投入和目标方面有更大的透明度,以避免误判。”美媒称,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在进行高超音速空天武器“竞赛”,都在发展这种武器,而印度发展了超音速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系列武器。高超音速的速度范围在5-10马赫,即6180-12360千米/小时。
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美国官员称,这种试验飞行器已经被五角大楼暂时命名为WU-14,该飞行器是一种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美媒称,这款高超声速飞行器标志着中国新型战略核武器和常规导弹发展计划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称,这种高超音速飞行器可能被安装在一种由洲际导弹改造的运载火箭中,从地面发射后,与火箭助推器分离,然后再入大气层进行无动力高速飞行,据称,其速度高达马赫数10(也就是音速的10倍)。据悉,美国的HTV-2高超音速飞行器在2010年和2011年的两次实验,先后因为飞控和激波扰动的问题,在滑行阶段达到马赫数20之后就失控坠毁了。外界普遍认为,俄罗斯在2005至2009年之间也进行过高超音速武器试验,具体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