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平台系统好比导弹的心脏,给平台系统测试程序进行优化,这一难度可想而知,但这恰恰是第二炮兵首长机关多年求解的一大“瓶颈”。
在科研院所攻关屡屡“碰壁”的情况下,陈学东主动提出开展导弹平台系统单发测试、连续测试程序优化的想法。
程序优化需要总体分析论证、全面熟悉导弹技术和战标等,这对于陈学东来说,相当于一次冒险的“跨界”。
那年初冬,塞外风霜如刀。为了收集第一手数据,陈学东三上高原,走进发射场跟班跟训,查阅数据,检验导弹操作流程,反复优化测试方案。
成功之后,第二炮兵一位首长握着陈学东的手说:“你们为战略导弹部队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会记住你们的!”
演练结果显示,该型导弹武器全部平台连续测试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单发导弹测试时间缩短了60%。
如今,该制导系统平台测试项目流程优化,已被第二炮兵同型号部队推广,使新型“杀手锏”武器反应更敏捷、出手更迅速、剑法更精良。
既能当专家也能当杂家
说起陈学东,官兵们直竖大拇指:了不起!专家干的活,他能干成了;修理工干的活,他也干得很漂亮。他既能当“专家”,也能当“杂家”。
在旅里三层楼的创新成果展里,记者了解到,大多成果由陈学东领衔攻关。
旅指挥信息化系统开发完成,将作战文书传递、战备状态信息采集、网上视频互通、人员车辆管理五大系统高度集成,实现网上实时同步指挥、信息互通、战斗力无缝链接。
某型导弹发射车模拟训练装备的诞生,可用于新号手专业学习、技能训练、模拟排除故障和上岗考核等,使新号手成长周期比过去缩短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