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舰船日益受到欢迎,对长远海上维权斗争也更加有利
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出口西非国家尼日利亚的首艘巡逻舰于1月27日下水。近年来,随着中国与相关国家海洋争端的日益显现,巡逻舰这一原本默默无闻的舰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中国海洋维权的部分潜力就蕴含在这一舰种上。
到尼日利亚当主力
据报道,最新下水的巡逻舰属于近海巡逻舰,舷号F91。该舰是尼日利亚海军P18N项目的首舰,建成后将成为尼日利亚海军现役最大最先进的舰艇。尼日利亚海军计划用该舰执行油田护卫、海上巡逻、护渔、海事监视、搜索救援及污染控制等任务。尼日利亚总统夫人出席了该舰的下水仪式。
据悉,该型巡逻舰长95米,宽12.2米,吃水3.5米;标准排水量1600吨,满载排水量1800吨;航速21节;自持力20天。舰上的主要武器为1门76毫米舰炮、2座30毫米机炮和2座20毫米机炮。另外,该舰设有直升机起降甲板和直升机库,可携带起降1架直升机。据建造此舰的武汉造船厂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型舰性能优越,不逊于发达国家建造的同类舰艇,但价格只有它们的65%~75%,性价比高,在非洲和东南亚及南美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P18N项目共计划建两艘巡逻舰,目前2号舰已经船台合拢。据悉,该型巡逻舰还有批量订单正在与数国军方洽谈。
巡逻舰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舰种。现代巡逻舰主要用于海上主权宣示、执法、维权和搜救等任务,一般会被装备到海岸警卫队等海上执法部门。与其他军用舰船相比,巡逻舰的航速、火力等指标要求得并不很高。由于主要担负搜救、对峙等任务,该类舰只在成本控制、自持力、巡航范围等方面有一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