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应该是促进机制创新的推动者。金砖国家峰会上,积极推动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提出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等新理念,推动将中国政策主张写入峰会成果文件;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推动尽快签署《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商谈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协定,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粮食安全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亚太国家应谋求共同发展、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创新发展,倡导联动发展等政策主张……
一项项倡议、一条条主张,过去一年多来,习近平在多边舞台上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既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又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大国应该是促进开放合作的发动机。“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搞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损人不利己”“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不能‘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开放型经济的积极倡导者,更是负责任的践行者。同冰岛、瑞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中澳、中韩等自贸区谈判;推动同美国、欧盟商签双边投资协定;推动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实现世贸组织成立18年来多边谈判的“零突破”……
一年多来,中国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同各国共担风险,共享机遇,为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不懈努力,用行胜于言的以身示范,将中国担当诠释为经济合作上的和谐共生。
大国应该是化解冲突对抗的助推器。针对巴以问题,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几乎在同一时间访华,提出“四点主张”;针对朝核问题,同有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敦促各方保持冷静克制,推动局势缓和;伊朗核问题中,习近平在日内瓦谈判前的关键时刻同伊朗总统鲁哈尼通电话,为达成伊朗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发挥重要积极作用;推动叙利亚问题重回政治和外交解决轨道、以建设性态度促进阿富汗政治和解和经济重建、向马里派出维和部队……
过去一年多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全球事务,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妥善解决作出重要贡献。劝和促谈,尽显国际事务中化干戈为玉帛的中国担当。
人类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变革国际体系、完善全球治理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呼声。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需要这个世界的每一个成员为其注入新的能量。一年多来,中国领导人不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倡议,以国际政治领域日渐提升的影响力,为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发展的“空气和阳光”。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十分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