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还展出了一种全尺寸KS-1A中程防空系统,该系统的两枚导弹安装在了一辆6x6底盘发射车上。该公司还提到,FL-2000系统有两个变种,能够使用QW-1G、QW-2和QW-18近程导弹。
在这次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还首次对一种出口型的综合防空系统展开了宣传,并指出,综合使用FL-2000、FM-90/90N(出口型的HQ-7)和KS-1A能够在50英里之外对付来自任何高度的飞机和导弹威胁。
在2008年中国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展出了另一种全新系统——"猎手2"(Hunter2或LS-II)。实际上,这是一种中国版的陆基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SLAMRAAM)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另外一种"仿制"的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因此与美国的陆基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系统更为相似。"猎手2"系统的4具滑轨式发射架安装在仿制的东风EQ2050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后部,用来发射两枚由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研制的SD-10中程导弹和2枚PL-9C近程导弹(这两种导弹都是作为空对空导弹开发的),车辆驾驶室顶上还装有一个光电球形炮塔,另外还有一辆装有目标探测平面阵列雷达的EQ2050与导弹发射车配合使用。尽管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以前也曾展示过地面发射的空对空导弹(如PL-8和PL-9),但这次是SD-10这样先进的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那时SD-10导弹仍是对外保密的)首次被改装成地对空导弹。
LS-II只在2008年中国航展露了一面,之后就再也没有现身。2012年,从地面发射的SD-10导弹再次出现在了航展上,不过外形已经完全不同了(见上文所述)。
在2010年的中国航展上有大量防空系统参展,其中大多数系统人们以前从未看到过,或者以后再也看不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开发的FM-90防空导弹不是一种新式导弹,但却是第一次出现在航展上。FM-90导弹是"响尾蛇"(Crotale)导弹的中国改进版,供对外出口。四联装FM-90导弹发射车与监视和目标探测雷达车并排展示,两种车辆是以同一种6x6底盘装甲车为基础制造的(2004年航展上曾展示过这种装甲车的模型)。在这次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再次展出了大家熟悉的KS-1A系统,这是该公司TD-2000系统的一个新变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还展出了FL-19车载终端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采用的装甲车底盘曾出现在2008年航展上,不过,这次底盘上安装了新型QW-18导弹。FL-19有六个单发导弹发射管、一套集成的光电目标探测与追踪单元,都装在装甲车的后部。6枚导弹中有4枚是标准的QW-18S导弹,2枚是以前不为人所知的QW-18L变种。QW-18L要比QW-18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长得多、粗得多,估计采用雷达波束制导。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数据提到,一套完整的FL-19系统由6辆发射车和一辆机动雷达车组成。
在这次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还首次展出了FL-2000防空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在设计理念上与FL-19系统相似的低空防空系统,只不过该系统采用了依维柯(Iveco)短轴距4x4卡车底盘,而不是装甲车底盘。FL-2000系统配有8个导弹发射管和一套光电跟踪和瞄准系统,可以发射所有型号的"前卫"系列导弹。
航展上还展出了一些基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QW-2导弹的新式轻型系统。其中一种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的"QW-2发射平台",这是一种安装在东风EQ2050上导弹火炮组合系统,车上装有2个QW-2导弹发射管、1门同轴机关炮(据推测为23毫米口径)和一套光电跟踪和瞄准系统。另外一种两发轻型QW-2发射器安装在一辆郑州产尼桑小货车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指出,这种发射器专门为QW-2导弹开发,可以安装在小型船只和车辆上,或者安装在固定地点。
在2010年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展区。在展厅之外,西安天河国防科技公司(Xi'anTianheDefenseTechnologyCompany)展示了"精明猎手"(SmartHunter)机动综合防空系统。这套系统由装有多种传感器的指挥控制车辆以及安装在改型依维柯卡车和东风高机动车辆上的多个雷达和光电跟踪系统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