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发布。三中全会为中国未来的改革进行了全面布局,除和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改革让人充满期待,“深化军事改革”也使得中国军队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而催人奋进的阶段。
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年来,“强军梦”也受到各界高度关注。中国到底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么建设?什么时候建设成?如何做到“能打胜仗”?这些话题都引发民众和国内外舆论广泛讨论。
三中全会提到“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军队将会有长期而更加清晰的军队建设战略目标,同时也将按着自己设定的道路来进行建设,可以学习先进经验,但绝不会是模仿或甚至照搬一些先进国家的军队与武器装备建设的路子,而是按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来一步步完成目标。
能打胜仗,是一支部队战斗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然而强军非一朝一夕之功,加强军事演训,加速新型武器装备研发与建设,是最能快速实行“能打胜仗”这一基本要求的。
2013年,解放军军事演习演练活动近40场。这一数字看上去似乎并不为多,但收获却实实在在能看到。几场大型的演练更是获得外界高度关注,甚至在“机动-5号”演习中还遭遇到日本“耍流氓”式的近距离干扰与监视。
今年,解放军增加了赴西太平洋演习的次数,外界称之为突破岛链,有军事专家指出,所谓的“第一岛链”已被肢解。外媒甚至指出,解放军几乎每个月就要突破岛链一次。
除加强军事训练外,武器装备的研发与建设也屡屡让人振奋。歼20战机、歼31战机的不断试飞取得的进展令人关注,武直十批量装备部队并开始执行各项军事任务也多有报道,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初步形成战斗力更是让国民期待。在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的背后,外媒对于“中国威胁论”的渲染也从未停止。近期,外媒更是曝出中国正在研制轰18隐形轰炸机,不论这一消息是否属实,这也能侧面体现中国新型武器装备的快递发展。
当前,中国面临周边安全与“三股势力”威胁。我们注意到,解放军将围绕强军目标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同时,中国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意味着中国军队将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凸显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建设中的保驾护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