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战略观察 > 时事杂评 > 正文 >

粉丝投700万拍电影《申纪兰》怕挨骂不敢公映

2014-06-07 14:35:3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电影《申纪兰》里有场几百人的歌舞。数百山西农民打扮的群众演员举着锄头、土筐在田间载歌载舞做劳动状。这是参考了印度电影《三个傻瓜大闹宝莱坞》。 (剧组供图) 原标题:讲政

  “男女同工同酬就是她推动的,这对世界妇女都有贡献。那些骂申纪兰的人,你们了解她吗?”对网上的议论,他对南方周末记者愤愤不平。

  2013年夏天,司德明和王慧田在北京包了个四五百平方米的放映厅,请两位山西籍的省部级退休老干部来看。两位老干部含着眼泪说:这部片子应该拍,应该教育年轻人。网上那样骂申纪兰同志,是不对的……他们当即表示,要给中央写信,推广这部电影。

  几个月过去了,没有回音。信到底写了没有?他们也不敢问。司德明自己写了一封求助信,给山西的几个领导:“……只要能够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让广大干部、党员、群众观看此片,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只要能为山西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些绵薄之力,我们剧组不向党委、政府附加任何条件!”

  没有回音。想由政府组织集体观看这部电影甚至公款买票,也不可能。

  指望申纪兰本人出力推这部电影,更不敢想。到现在,申纪兰都没有对这部片子发表过意见。“主旋律人物不好写,尤其是活着的人,稍微一改她就容易提意见。”剧本送给申纪兰后,她通过郭雪岗提出一些意见,比如片中表现她丈夫出院后,全家人一起过了一个八月十五,实际上她丈夫那时已经去世。这场虚构的戏要拿掉。“这时候我们已经开拍了,我还是坚持了意见。这样,在艺术上更圆满一些。”导演李宝生心里也没底,这毕竟是他第一次跟申纪兰打交道。

  当天晚上,他和王慧田赶去见了申纪兰,半真半假地对她说:“到时候您老看看,如果不满意,这电影咱就不放了。”申纪兰急了:“那哪儿行?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她还一直认为,电影全都是“国家”拍的。

  “她还是一个很实在、很朴素的农村老太太。”李宝生说,他第一次见申纪兰时,她正在吃晚饭,是一个黑乎乎的馒头,一盘炒土豆,一点咸菜,“还不如我们剧组吃的盒饭好”。

  “申主任还没有看这部电影。”2014年3月17日,申纪兰的助理郭雪岗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搁浅:涉及多少部门,就有多少套意见

  鲜为人知的是:“官方版本”的电影《申纪兰》,其实早已筹划,只不过一直没有面世。

  司德明这部《申纪兰》的制片主任李宝新,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了30年。李宝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8年,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下属一家公司找到他,想拍一部《申纪兰》,请他帮忙找人。在他的印象中,那犹如一部纪录片,几乎把申纪兰所有的事迹都塞进去了。“还不如拍电视剧了。”最后,由于各个部门对剧本修改的意见太多,此事搁浅。

  司德明的《申纪兰》拍完,山西方面听说了,又找到李宝新,请他向广电总局申请,争取迅速把“官方版”的《申纪兰》拍出来。总局没批,理由是人家的《申纪兰》已经拍完了,几年之内不能再拍一部同名的。

  从艺术角度,李宝新分析:申纪兰的人生要改编成电影,有一定难度。若走商业院线,恐怕当天就得被撤下来。“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党忠诚,没有特别适合改编成故事的重大事件。”

  另外,作为政治人物,申纪兰涉及的部门太多了。拍有关她的电影,各个部门势必都要发表意见。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每一级的人大、妇联、宣传部……

  “这种事我们见得太多了。”李宝新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他曾帮一个县级市拍过宣传电影,创作会居然来了各个部门的三十多人,都要突出自己部门的工作成绩,一人一套意见。“根本没法拍。最后我谁的意见都没听,按自己的拍出来了。”

  《申纪兰》很可能就此束之高阁,700万的成本也许就像当年捐钱修庙,是给司德明自己还了个愿。

  但投资制作这部电影的经历,让以前几年都不看一部电影的司德明迈进了电影的门。《小时代》、《泰囧》、《致青春》,还有《富春山居图》,他都跑电影院看了。“我拍过电影了。最起码我可以知道自己哪儿做得不好。”现在,如何申请“龙标”,如何制作数字拷贝的密钥,他都门儿清。

  拍完《申纪兰》的当年,他们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影视投资公司,司德明任董事长,王慧田当总经理。定下两部电影,一个喜剧,一个抗日题材。不久前,他们刚和一位着名的毛泽东特型演员深夜长谈。“以后专拍正能量、主旋律。”

  两部电影一直停留在剧本修改阶段。王慧田很坚持:剧本不成熟不能开机。“不能把问题拿到现场解决,太可怕了。”这是他拍《申纪兰》得到的经验。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